
教学设计 课题 山水美如画 尺牍寄情思 ———读《与朱元思书》 教材 部编版八上语文第三单元 课型 自读课 授课班级 目 标 确 立 依 据 课标 分析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并且积累,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材 分析 《与朱元思书》是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单元是文言文教学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本单元的选文均为写景抒情的散文,感受祖国的山水之美,激发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信中的一部分,选文层次清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富春江自富阳到桐庐间的山光水色,描绘了祖国秀丽江山的奇异景象,使人读后有悠然神往之感。从形式上,本文是一篇骈文,文笔精美,自然流畅,基本上使用四六句式,声律和谐,具有音乐美,是不可多得的一篇优秀骈文。吴均的这篇经典骈文,不仅让我们体味到作者高雅的志趣,同时还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美的享受。 学情 分析 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理解文章大意。但他们对于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语法现象和文化背景还不够熟悉,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点拨。同时,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要学习作者高雅的志趣和情怀。 学 习 目 标 1.反复读文,体会骈文的韵律之美,抓住写景关键词,把握朗读情感; 2.小组合作,通过揣摩优美语句,把握景物特征。借助联想和想象,描绘富春江山水的“独绝”之处,体会多层次、多角度写景方法的妙处; 3.拓展资料,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体会作者的高洁志趣和情怀,学习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重难点 1.反复读文,体会骈文的韵律之美,抓住写景关键词,把握朗读情感; 2.小组合作,通过揣摩优美语句,把握景物特征。借助联想和想象,描绘富春江山水的“独绝”之处,体会多层次、多角度写景方法的妙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估任务(匹配哪个目标) 复习巩固 回顾《三峡》《短文两篇》中的写景方法,任选一种向大家介绍,结合具体示例说明。 听清要求,举手抢答。 目标2 二、情境引入 富春江全长110公里,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有天下“第一奇山”美称的安徽黄山,而富春江本身又富有神奇的魅力,有人称赞“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近期,浙江省文旅局正在线上招募“富春江山水推荐官”,你和你的小组同学被邀请参与此次活动。 核心任务:请你录制一段短视频,向五湖四海的朋友推荐这里。 任务要求:语言上富有感染力,使人身临其境;内容上,介绍来到富春江游客可以收获哪些方面的体验(美景或情感)。 三、目标展示 (参见学习目标) 四、自主学习 任务一 读佳文 诵山水之“韵” 活动一 反复读文,准确流畅 1.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2.根据文章特点,把握节奏,读出韵味。 活动二 合作展读,读出情感 1.朗读,不仅要读准确字音,把握节奏,还要读出情感。请你先自己尝试分析每一部分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来朗读。 2.小组合作朗读,要能读出作者的心境和情感,要有感染力。 1.全班齐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2.分析每一部分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来朗读。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展示,其他小组点评。 目标1 五、智慧讲授 1.如何分析文章中作者的心境? 方法指导:可以通过抓住直接体现作者状态或情感的关键词或写景关键词体会作者心境。如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中体会到作者的惬意、从容;从“游鱼”“细石”“急湍”“猛浪”体会到欢快、喜爱;从“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体会到震撼等。 如何欣赏山水的“独绝”之美? 方法指导:尽情调动联想与想象,可以抓住某一个景物特点去体会,也可以从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