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4264

15.2《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7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277761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5.2,答司马谏议书,课件,74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仁宗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在神宗的支持下,制定并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 作者简介 王安石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其诗“学杜得其瘦硬”,以关心时事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为主要题材,把自己渴望革除弊政、匡时济俗的理想抱负写进了诗中,世称“王荆公体”;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主要作品有《答司马谏议书》《伤仲永》《读〈孟尝君传〉》《游褒禅山记》等散文名篇;诗歌《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二首》等。有《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存世。 作者简介 措施 内容 目的 青苗法 政府低息贷款 1.为了改变积贫局面 2.调整国家、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3.发展生产 免役法 以钱代役 市易法 设市易务 稳定市场 均输法 就贱就近采购物资 农田水利法 开垦荒地 兴修水利 方田均税法 按土地多少收税 变法之利 理财以农事为先 理财为方今先急 王安石变法 1 王安石变法 举几个王安石变法不当的例子。比如青苗法,在每年二五月青黄不接时,由政府以低息给农民贷款贷粮。本是好意,但办事的人中饱私囊,成了强制农民借贷,而且调高利息,农民负担比原来还重。再比如水利法,鼓励开荒,兴修水利,费用由当地住户按贫富等级高下出资,也可以向政府贷款。结果兴修水利成了官员政绩考核标准,一些地方官员强制百姓交钱修建,百姓负担更重了。 王安石变法条目繁多,百姓一时接受不了,中间还被办事的人肆意解读篡改,弄的怨声载道,民不聊生。王安石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好心也会办坏事。直到神宗死后,太后执政,王安石罢官,宣告变法失败。 变法之弊 王安石变法 2 虽然此次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的非法渔利行为进行了打击和限制。 但是,变法在推行的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使得百姓的利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因变法的最大支持者宋神宗的去世,变法也最终失败。 变法之弊 2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 ,世称涑(sù)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佑元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 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一再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以此信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文章背景 司马光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王安石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 “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 “司马”:即司马光,字君实, “书”:文体名,书信。 本文是书信体文章的典范之作。 解题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书”是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