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对党八股》 【学习目标】 1.探究说理艺术,感受文章的逻辑论证力量。 2.品味文章语言,反思树立良好文风的意义。 【学习重点】 探究说理艺术 【学习难点】 反思树立良好文风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近日,在某网站,10月13日来源于“河南开封消防支队”,署名刘铁柱的稿件《开封市副市长:消防工作也是派出所的“主业”》,与10月4日来源于“河南漯河消防支队”,署名张建华的稿件《漯河政法委书记:防火监督是预防火灾的前沿阵地》内容如出一辙。 假如你是在《济源晨报》实习的小记者,就“如何避免写出这种套话、废话的八股文、病体文”发表短评,你怎么写?一起从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那里寻找药方吧。 二、学习目标: 1.探究说理艺术,感受文章的逻辑思辨力量。 2.品味文章语言,反思树立良好文风的意义。 三、内容研读 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 ———鲁迅 鲁迅先生执笔为文,写下一个个药方,希望救治国人当下之病,那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又开出了怎样的“药方”呢?带着这个问题,走近我们今天的第一个学习任务———望闻问切探病症 (一)望闻问切探病症: 问:党八股有什么病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段首句,梳理出病症。 病症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第一段:指出党八股有八大罪状。 第十段:总结全文,阐明树立马列主义新文风的重大意义。 小结: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体现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这也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 寻医问药觅良方: 1.请同学们前后6个人为一个小组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那个病症进行讨论,并推荐一个发言人,时间5分钟。 病症 病因 危害 药方 论证方法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不看对象,不看情形 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 无论长短,言之有物 比喻、举例、对比 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党八股 不能做知心朋友 调查、研究、分析宣传对象 举例、比喻 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形式主义 不知道矛盾所在,不能解决问题 马克思主义 比喻、道理 2.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篇文章用了很多的比喻论证,请同学们梳理文章的比喻论证,然后选一句进行分析。 篇目 论证方法 例句 分析 (①找到本体喻体 ②找到相似点) 效果 《反对党八股》 比喻论证 浅显易懂 生动形象 容易接受 有感染力 小结: 通过剖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主体部分清晰的论证思路,都是从病症入手,然后深入挖掘病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药方,这种鞭辟入里的分析,让人们对党八股不仅知其行,而且晓其神。 3.文章是如何做到让人对党八股知其行且晓其神的呢?除了与行文思路清晰有关,还和什么有关系呢?在这里需要提醒一下同学们,这是一篇演讲稿,演讲稿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对,是让人听的,用听获得信息比用阅读获得信息要难得多,这就决定了演讲稿在语言上的特定要求。文中语言有何特色呢? (1)善用比喻:浅显易懂,生动形象 (2)句式:灵活多变,短句居多 (3)用词:既有文化底蕴,又诙谐调侃 语言风格:生动活泼,新鲜有力 小结: 文章语言或讽刺,或痛斥、嬉笑怒骂,不仅表达了毛泽东对错误文风的态度,也增强了批判的力度。听众很容易理解讲话人的态度和立场,极好地诠释了“有的放矢”。 4.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来讨论文风问题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在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的讲话。当时,抗日战争处于最艰难的相持阶段,为了总结历史经验,肃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恶劣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