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6631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日期:2025-10-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29381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文化交流,必修,选择性,编版,统编,历史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一、选择题 1.16世纪初,葡萄牙人带到欧洲的第一批中国瓷器花瓶引起了欧洲人的浓厚兴趣,各国的君主和达官显贵纷纷用黄金购买,并收藏起来。葡萄牙人此举主要得益于(  ) A.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B.西印度公司和股份公司的出现 C.海上丝绸之路不断扩展和延伸 D.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 2.(2024·安徽合肥期末)16世纪以后,“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往美洲。这种贸易持续了二百多年,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银”对流。这反映出(  ) A.菲律宾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角 B.中国沦为西方的商品销售市场 C.西方开始了殖民扩张和掠夺 D.新航路开辟密切了世界商业联系 3.18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商品流转额最高的是纺织品、纺织原料和粮食。各殖民地、附属国出现了许多大型的商品交易。证券交易所逐渐从街头、路旁、咖啡馆迁入大楼营业。伦敦皇家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都形成于18世纪下半叶。这些变化(  ) A.有利于各国贸易的增长 B.刺激了对新航路的探索 C.反映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D.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完成 4.(2024·浙江绍兴期末)在16世纪欧洲的任何地方,茶叶是外国来的奢侈品,但到了19世纪晚期西欧的许多地方,茶叶消费已变得司空见惯。其变化的动力是(  ) A.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B.“下午茶”文化的形成 C.世界市场的逐步建立 D.跨国公司的有力推动 5.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法律条款规定,“缔约方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办法进入另一缔约方商业,并且因此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工业造成实质损害……这种倾销应该受到谴责”,还规定各缔约方反倾销法的内容不能与该规定相抵触。这最能说明世界贸易组织(  ) A.顺应了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B.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法制化进程 C.实现了全球范围内贸易自由化 D.保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 6.如图是法国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于1866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展现了民众使用中国瓷器饮茶的场面。这一画作体现出(  ) A.茶叶已成为法国民众生活必需品 B.以欧洲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形成 C.商品流动推动了文化交流国际化 D.欧亚地区民众饮食结构趋于一致 7.民国时期,巴黎的时新服饰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上海。一首流行俚语说道:“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不像样,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又变新花样。”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巴黎为世界服饰制作中心 B.中国物质生活实现了西化 C.上海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D.世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8.如图是清代广州画家关联昌在19世纪中后期所作系列画之一。该画作使用水粉颜料,以精确的景物结构、明丽的色彩为主要特征,形象地表达了中国人一生的各个阶段。据此可知(  ) A.中国传统文人画不断发展 B.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转型 C.该绘画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D.传统水墨画注重形神兼备 9.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法国的贵族与中产阶级们纷纷仿效路易十四,将自己的房屋院落改造成中国式的,并高价购买中国瓷器来装饰自己的屋子。英国的王公大臣和上层社会的贵族等也无不如此。这反映了当时中华文化(  ) A.具有无与伦比的先进性 B.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C.受到欧洲社会上层推崇 D.成为欧洲反封建的武器 10.18世纪后期,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钟表进口国。同时,中国人学习并掌握了机械钟表的制作原理,开始自己制造钟表,如图为其中的代表作品。这表明(  ) A.经济发展影响审美标准 B.贸易交流推动文化交融 C.政策调整促进观念转变 D.科技创新丰富日常生活 11.(2024·福建南平期末)1956年,美国国会通过《国际文化交流与贸易会展法》,确立了文化外交的重要地位,并授权联邦政府支持美国参加世界各类艺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