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7727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衔接单元教学《数量间的乘除关系》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日期:2025-10-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32038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教学,人教,数学,三年级,上册
  • cover
2025 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衔接单元《数量间的乘除关系》 衔接教学整体设计 《数量间的乘除关系》对应的是原来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新版教材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隶属于“数与代数 ”领域的“数量关系”主题,因使用新版教材的三年级学生在二年级时未学习过,需要在三年级上册的学习开启时先补足相关的内容。在前面相关单元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本单元对数量间的乘除关系进行梳理、总结,突出两个数量之间倍数关系,进一步构建数量间乘除关系的基本模型。主要包括理解 “倍”的概念、解决有关倍数关系的简单问题,以及根据具体情境提出问题或补充条件等内容。教材继续让学生经历“阅读理解—分析解———回顾反思”的问题解决全过程。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借助操作、画图等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基于乘、除法运算的意义,解决有关倍数关系的问题,体会这类问题与已学的“求几个几的和是多少”“求甲数中包含几个乙数”“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等问题的内在联系,进一步丰富数量间乘除关系的现实情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培 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几何直观,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一、学生已有能力分析 【题 1】你知道算式“2x3”的含义吗 能不能画图表示出来 前测目标:了解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前测分析:通过调查发现,95%左右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一种图形。其中有20%左右的学生给出两种画法,达到对乘法意义的深入理解。 【题 2】圈一圈,填一填。 如果把2个圆圈成一份,6个圆里有这样的( )份,请你圈一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还可以把( )个圆圈成一份,6个圆里有这样的( )份,请你圈一圈。前测目标:呈现平均分中的“包含除”情况,考查学生学生是否具有“份”的概念。 前测分析:除了个别学生在第二问中文字表证错误,其余都能通过圈一圈的方式直接在图上进行平均分,并能用数学语言对自己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正确地加以表述。可见,多数学生对除法意义有比较好的理解。进一步来看,学生能给出“每3个圈一份”的分法,“每6个圈一份”或“每1个圈一份”这样较为特殊的分法不见踪影。显然,学生没有将整体或者单个作为一份的意识。 【题 3】看图说说 △ 和 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把它写下来,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 △ △ △ △ 前测目标:了解学生如何表达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关系。 前测分析:有70%多的学生写出苹果与桃子这两个数量的相差关系,而能用“倍”来表述它们关系的学生只有25.9%。通过进一步访谈得知,个别能用倍来表征都有课外超前学习的经历。有12.5%的学生能从“份数”“组数”等角度描述两个量的关系,这应该是学习倍概念的生长点。 【题4】你听说过倍吗? 听说过□ 没听说过□ 试着用△和 ,我画的( )的个数是( )的( )倍。 前测目标:呈 现“倍”的提示,旨在了解学生理解“倍”的现实起点。 前测分析:有25%左右的学生能够画图表示□和○的倍数关系,其中有15.9%的学生给出多种画法,直观地反映了□的个数随着○的个数的变化而变化。在画图表示关系时,还是关注多出的部分。如有的学生认为“3倍”就是多出3个。可以看出,这些学生不仅没有 “份”的概念,而且不具备对“份”的正确理解。此外,个别学生不能清楚确定谁多谁少 ,“比率”关系不清晰。也有一部分学生没听说过倍,更不能画图表征倍的关系。 结论: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对乘、除法意义有比较好的理解,为理解“倍”的概念做好了基础准备。从前测结果可以看出,在学习“倍”之前,少部分学生具备初步的倍数概念,更多的学生对“倍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模糊的、不精确的。倍的学习正是建构乘法结构的开始,认知结构的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