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7960

3.《我是什么》表格式 教案

日期:2025-10-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866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我是什么,格式,教案
  • cover
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教案设计 课题 2《我是什么》 课型 新授课 课时数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汽、越”等1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种”、会写“升、起”等9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水的变化过程。体会“落、打、飘”用词的准确,并能仿照说句子。 3.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教学重点 1.借助图片、关键句、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 2.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水的变化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汽、越”等生字,会写“海、洋、作、许、法”这5个字,读准多音字“没”。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整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水的变化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 读课文,激发兴趣 一、创设情境,产生探究兴趣 创设情境,播放小收藏家小力的话:在神奇的大自然里,有许多有趣的事物,像会发光的小萤火虫,借别人家房子居住的寄居蟹,自己不会发光却能在黑夜里展露身影的小星星等等。今天,我们要探秘的对象,是一种拥有奇妙变化魔法的事物呢。 二、初读课文,认读词语 1.出示课题,引导齐读课题并板书。 2.布置学习任务一: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在课文中标注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中的“我”是什么呢? 3.出示第一组生词“水滴、水汽、温度、海洋、淹没”,提问:“这些生字有什么特点?”讲解“三点水与水有关”,解释“淹没”含义;学习多音字“没”,出示填空练习。 4.出示第二组生词“奔跑、发动、越来越低、带来、坏事、庄稼、房屋、灾害、管住”,引导认读。 5.指名读全文。 1.倾听情境内容,产生对“奇妙变化魔法事物”的探究兴趣。 2.齐读课题。 3.按任务自由读课文,标注自然段,思考问题。 4.学生认读第一组词语,归纳“都带三点水,与水有关”;理解“淹没”;学习“没”的两个读音并完成填空。 5.认读第二组词语。 6.学生朗读全文。 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课文学习铺垫。 通过初读和词语学习,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为深入学习打基础;多音字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读音辨析。 活动二:读形态,感受变化 了解“我”的变化 1.布置学习任务二: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读正确,读流利。圈画出“我”变成了什么?想一想:“我”是怎么发生变化的? 2.交流反馈,引导总结“我”变成汽、云、雨、冰雹、雪,板书相关内容。 3.分别引导学习“变成汽”、“变成云”(认读“极小极小”并仿写,引读体会云的变化多)、“变成雨”(认读“越来越高、越来越低”,体会“越来越”表程度加深)、“变成冰雹和雪”(对比“打”和“飘”的用法,引导用这三个字造句)。 二、借助板书,讲“水”的变化魔法 1.揭晓“我是水”,引导借助板书按顺序讲水的变化过程,提醒用上所学词语。 2.组织同桌练习,指名讲解,按评价表(声音、顺序、完整性)评价。 3.提问:“水还会变成什么?”(引导说露珠、雾、霜) 三、练习书写,体会左窄右宽字的特点 1.出示“数、低、海、洋、作、许、法”,引导观察“左窄右宽”的结构特点。 2.示范写“海”,讲解笔画要点;指导其他字的书写,组织描红、练写和展评。 1.按任务阅读,圈画内容并思考。 2.全班交流“我”的变化形态及过程。 3.学生学习各变化环节:读相关段落,仿写词语,体会“越来越”的含义,对比“打、飘”的用法,练习造句。 4.借助板书尝试讲述水的变化过程。 5.同桌之间互相练习,并根据评价表同桌互相评价。 学生思考并回答水的其他变化形,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