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8410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227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2026,学年,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
  • cover
2025 年秋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命题说明:紧扣单元 “说明文阅读与写作” 核心,以 “基础夯实(40%)+ 素养提升(35%)+ 拓展迁移(25%)” 为梯度,融合长沙地域文化,侧重说明对象、方法、顺序、语言四大考点,强化文本理解与实用能力考查。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4 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注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中国石拱桥》中 “赵州桥横跨洨河(xiáo hé),其设计堪称巧妙绝伦” B. 《苏州园林》里 “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C.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 “纪念碑用 17000 多块花岗岩(huā gāng yán)砌成,庄严肃穆” D. 《梦回繁华》中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梁(biàn liáng)市井的繁华,画面细节别俱匠心”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中国石拱桥》中,古代工匠凭借简陋工具,建造出结构坚固的石拱桥,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B. 《苏州园林》里,设计者因地制宜地将假山与池沼搭配,让每一处景观都显得矫揉造作。 C.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浮雕上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惊天动地的神话故事。 D. 《梦回繁华》中,《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布局杂乱无章,却真实再现了北宋的市井生活。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 通过阅读《中国石拱桥》,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B. 《苏州园林》不仅介绍了园林的布局特点,还蕴含着 “天人合一” 的传统美学思想。 C.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详细描述了纪念碑的浮雕内容,旨在让读者感受英雄的伟大事迹为目的。 D. 《梦回繁华》的作者是毛宁所写,文章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北宋都城的繁华景象。 课文内容理解填空(10 分,每空 1 分) (1)《中国石拱桥》中,作者以赵州桥和_____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 “、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的共同特点。 (2)《苏州园林》中,为实现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设计者注重_____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 (3)《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纪念碑的浮雕从东到西依次展现 “虎门销烟”“_____”“武昌起义”“五四运动” 等八个历史场景,再现英雄事迹。 (4)《梦回繁华》中,《清明上河图》以_____为中心,兼顾两岸的街市景象,画面分为 “_____”“中段”“后段” 三部分,节奏分明。 (5)《中国石拱桥》指出,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较早,且 “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_____”,体现其结构的稳定性。 文学常识与说明文文体填空(6 分) (1)《中国石拱桥》作者_____,我国著名桥梁专家,本文采用 “总 — 分 — 总” 结构,以_____(说明顺序)介绍石拱桥,逻辑清晰。 (2)《苏州园林》作者_____,现代作家、教育家,文中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一句,通过 “艺术” 与 “技术” 的对比,体现说明文语言的_____(特点)。 (3)《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一篇事物说明文,以_____为线索(提示:作者的游览观察路径),介绍纪念碑的建筑细节与历史内涵。 (4)《梦回繁华》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展现了_____(朝代)都城汴梁的社会风貌,文中 “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 运用_____说明方法,生动诠释画面的节奏变化。 语言运用(5 分) (1)下面是介绍 “长沙橘子洲头” 的说明片段,有两处语病,请修改。(3 分) ①橘子洲头位于长沙市区湘江之中,是湘江下游的重要沙洲之一。②它不仅因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 长沙》闻名,还以 “橘子满洲” 的景致著称。③通过游览橘子洲头,能让游客感受长沙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