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尝试创作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深度品读本单元诗歌及拓展作品,系统掌握意象选取、情感表达等核心创作技法,完成从仿写关键句段到独立创作的梯度训练。 2.引导学生发现日常事物中的诗意,学会将个人情思融入典型意象,写作具有真情实感的诗歌作品。 【拓展资源】 《一月的哀思(节选)》《再别康桥》《致橡树》《相信未来》 【课型及课时建议】 读写融通课+活动探究课 2课时 第1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诗歌,提炼写作锦囊。引导学生阅读丛书诗歌,通过仿写关键句或片段,初步掌握诗歌创作的技巧。 2.引导学生选取生活中承载个人情思的意象,融入情感,创作一首诗歌。 【拓展资源】《一月的哀思(节选)》《再别康桥》《致橡树》《相信未来》 【课型】读写融通课 【教学过程】 上课开始教师出示写作要求。 活动一:引导学生整体构思 引导学生围绕写作要求,完成整体构思中的“题目”“表达情思”。 1.安排学生根据写作要求,初步拟定诗歌题目,想要表达的情感,完成整体构思的诗歌题目及“我想表达的情思”两部分内容。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商讨构思时存在的困惑并完善自己的构思。 活动二: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提炼“锦囊” (一)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结合学习收获,提炼写作“锦囊”。 1.要求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从意象选择、诗歌结构、语言表达、叙述视角等角度,提炼写作锦囊。 2.组织小组讨论,组长记录组员提炼的写作锦囊,最终确定本组的发现。 3.师生共研,各组分享技巧要点,教师点拨引导。 活动三: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分步完成诗歌写作 (一)指导学生完成结构安排 1.指导学生以“回忆自己的生活”为话题,仿写《相信未来》一文的结构,完成诗歌结构安排。 2.组织小组讨论《相信未来》一文的结构,组长记录讨论结果并在全班分享,最后得出结论。 《相信未来》第一节:困境中的坚守(过去)。第二节:时间的见证(现在)。第三节:强烈的呼告(未来) 3.学生明白了《相信未来》一文的结构后,完成整体构思的诗节主要内容部分。 (二)引导学生完成第一小节的诗歌写作 1.提示学生以“回忆校园生活的细节”为内容,仿照《一月的哀思(节选)》中的片段,选定意象,完成诗歌第一小节的写作。 2.要求学生分析《一月的哀思(节选)》中喜欢的一个段落,分析意象选择的特点,讨论后得出结论:善于从生活细节选择意象。然后引导学生仿照自己喜欢的片段,自由写作。 3.师生共研,选取2-3份典型在全班分享。 (三)引导学生完成第二小节的诗歌写作 1.提示学生以“记录时光的精彩”为内容,仿照《再别康桥》中的语言特点,完成诗歌第二小节的写作。 2.要求学生选择《再别康桥》中喜欢的一个段落,分析语言特点,讨论后得出结论:隔句押韵:随情感起伏变换韵脚。 3.引导学生仿照《再别康桥》的语言特点,自由写作。 4.师生共研,选取2-3份典型在全班分享。 (四)引导学生完成第三小节的诗歌写作 1.提示学生以“展望未来,抒发情感”为内容,仿写《致橡树》中的一段,完成诗歌第三小节的写作。 2.要求学生分析《致橡树》中喜欢的一个段落,分析情感表达的特点,讨论后得出结论:先否定,再确立平等关系,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情感。 3.引导学生仿照《致橡树》的情感表达特点,自由写作。 4.师生共研,选取2-3份典型在全班分享。 【板书设计】 整体结构安排:过去-现在-未来 意象选择:生活细节 语言表达:隔句押韵 情感表达:直抒胸臆 【教学建议】 诗歌创作要有真情实感,写作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翻一翻自己的衣兜、笔袋和书包,找一件纪念品,以此引发对过去生活点滴的回忆。写作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充分的联想与想象,突出所选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