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山东嘉祥武氏祠的孔子见老子汉画像石拓片,展现了春秋晚期孔子拜访老子的情形。孔子和老子是著名的思想家。他们有哪些思想主张?春秋战国还有哪些重要的思想家?这个时期,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又出现了什么新的气象? 孔子见老子拓片(局部) 第7课 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 1 2 3 知道老子、孔子的主要成就,知道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理解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派主张的影响。 (历史解释) 体会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 联系社会实践, 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 培养弘扬传统文 化,建设现代文明的“历史价值观”。(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一、老子和《道德经》 壹 生活年代: 思想核心: 主要主张: 地 位: 代表作品: 道家学派创始人 春秋后期楚国人 “道”(顺应事物内在规律行事) 哲学、处世、政治主张 《老子》,又称《道德经》 e7d195523061f1c03666317325b3a25331a3ff6575ad3de35D20CE66331BF391ABBBA49479D671FC33A993E8B561D9C243CED51B425F3A925E375E702C5724D403CD75A21B6DB2D04DA790B8857345414FB01D43305A322616BB8737F97EB38A1EB8892856F22D1EEA848904B598949D5D191A7A80DECAD27802CB4726B55F7A1902DCA267A2EA4BF72AC6487070AA66 节选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节选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节选三: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朗读《道德经》节选,说说三段节选分别反映了老子的哪一方面的主张? 要顺应事物内在规律行事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主张“无为而治”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贰 1.生活年代: 2.地位: 3.著作: 4.思想主张: 春秋后期鲁国人 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 核 心: “仁” 政治主张: 反对苛政,以德治国 教 育: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人 人 爱心、同情心 和谐相处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核心思想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檀弓下》 反对苛政,以德治国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其之。” 【解读】统治者如果治理国家用道德,群臣百姓就会像星辰环绕北极星一样,自动围绕着你转。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解读】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差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什么积极意义? 材料一 :《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 教育:开创私人讲学、提倡有教无类 孔子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子贡问仁。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因材施教 活动 说说下列孔子言论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 《诗经》 《尚书》 《春秋》 孔子动漫标准像 1994年山东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孔 子 学 院 孔子学院是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