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孟德尔享有“遗传学之父”的美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豌豆作杂交实验材料,实验现象容易分析,结果可靠 B.孟德尔发现F2性状分离比为3:1属于假说—演绎法中“假说”的内容 C.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F1与隐性纯合子测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并不能解释所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遗传现象 2.油菜花是两性花,其雄蕊的育性由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3个基因(A1、A2、A3)决定。研究人员为培育具有杂种优势的油菜新品种,利用品系1(A1A1,雄性不育)、品系2(A2A2,育性正常)、品系3(A3A3,育性正常),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品系1与品系2杂交,F1均为雄性不育植株,将F1与亲本回交获得F2; 实验二:将品系1与品系3杂交,F1均育性正常,将F1与品系1回交获得F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杂交实验中,在授粉前必须对品系1采取的操作是套袋 B.A1、A2、A3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若A1、A2、A3基因中碱基数目不同,原因是基因突变时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C.根据杂交一、二的结果判断A1、A2、A3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A3对A1、A2,为显性,A1对A2为显性 D.实验一的F2均为雄性不育,实验二的F2雄性不育:育性正常=1:1 3.玉米的高秆与矮秆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小组以多株玉米为亲本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杂交方案 杂交结果 甲组 高秆×矮秆 高秆:矮秆=5:1 乙组 矮秆×矮秆 全为矮秆 A.甲组子代高秆:矮秆=5:1,说明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 B.甲组中的矮秆玉米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C.甲组高秆亲本中杂合个体的比例是1/3 D.甲组高秆亲本自交,子代高秆:矮秆=5:1 4.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是线性排列 B.模拟减数分裂的后期时,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橡皮泥颜色不一定相同 C.沃森和克里克通过分析DNA衍射图谱,构建物理模型发现了DNA分子结构 D.在调查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时应注意在广大人群中随机抽样 5.雄果蝇的X和Y染色体上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在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可发生联会和互换。刚手(A)和截毛(a)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此性状的相关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刚毛果蝇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个是刚毛性状 B.基因型为XaYA的果蝇的子代雄果蝇也一定表现为刚毛 C.两个刚毛果蝇杂交,子代也可能出现截毛 D.该性状会表现出与性别相关联的特性 6.如图是果蝇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甲、乙两条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黑点代表了部分基因(一个黑点就代表一个基因),其中有两对基因用(A/a)、(B/b)表示,这部分基因的位置是通过现代生物学技术标记显示出来的,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B.甲、乙两条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该细胞中还含有另外三对形态、大小相同的同源染色体 D.基因A与基因B是非等位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7.现有栗羽、黄羽和白羽三个纯系品种的鹌鹑(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已知三种羽色与Z染色体上的基因B/b和Y/y有关,B/b与色素的合成有关,显性基因B为有色基因,b为白化基因;显性基因Y决定栗羽,y决定黄羽。为探究羽色遗传的特点,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亲本(纯系) F1 实验一 白羽雄性×栗羽雌性 栗羽雄性:白羽雌性=1:1 实验二 黄羽雄性×栗羽雌性 栗羽雄性:黄羽雌性=1:1 实验三 黄羽雄性×白羽雌性 栗羽雄性:黄羽雌性=1:1 实验四 白羽雄性×黄羽雌性 栗羽雄性:白羽雌性=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三和实验四互为正反交实验 B.亲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