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91958

4.1 农业 同步练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原卷+答案)

日期:2025-10-0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8928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农业,同步,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
    第一节 农 业 一、因地制宜的农业分布 1.农业的分类: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部门。 2.农业的分布 (1)东西差异 地区 农业部门 原因 东部农区 种植业、林业和渔业 水热条件优越 分界线 大致以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 西部牧区 畜牧业,种植业一般分布在有灌溉条件的绿洲 降水较少,草原、荒漠广布 (2)南北差异 地区 作物熟制 长城沿线以北 一年一熟 秦岭—淮河以北到长城沿线 一年两熟 秦岭—淮河以南到南岭 一年两熟 南岭以南 一年三熟 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导致的水分条件差异。导致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农业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导致的热量条件差异。 3.主要农作物 (1)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 分布 水稻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 小麦 华北平原产量最大 玉米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2)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料和糖料作物等。 二、科技助力农业发展 1.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 2.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进一步依靠科学技术,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发展路径。 重难点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 1.我国农业的东西差异 2.我国农业的南北差异 【对点训练】 (广东江门期末)我国地域辽阔,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类型。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区域自东向西放牧的牲畜种类不同,主要是受(A)                  A.降水的影响 B.气温的影响 C.地势的影响 D.技术的影响 读图可知,甲区域为内蒙古自治区,该区域自东向西放牧的牲畜种类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的差异,特别是降水的变化。内蒙古高原的降水量从东向西逐渐减少,这种地域分异导致了草场载畜量的差异,进而影响了牲畜种类的选择。东部地区的降水量相对较多,草场载畜量较大,适合放牧牛、马等大型牲畜;而西部地区降水量较少,草场载畜量较小,适合放牧骆驼等适应干旱环境的牲畜。 (2)乙地区的农业类型分布具有(B) A.靠近铁路的特点 B.垂直分布的特点 C.沿河分布的特点 D.类型单一的特点 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横断山区,因山地海拔高,垂直地带性显著,故乙地区的农业类型分布具有垂直分布的特点。 (3)图中旱作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最接近(D) A.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B.长江干流一线 C.珠江—南岭一线 D.秦岭—淮河一线 读图可知,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以旱作农业为主,南方地区主要以水田农业为主,所以图中旱作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重合,接近秦岭—淮河一线。 第四章 夏粮生产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的粮袋子,夏粮主要是指冬小麦,在我国种植范围极其广泛,从收获时间看,西南麦区于最早于每年5月上旬开始陆续收获;长江中下游麦区5月下旬开始收获;华北麦区“六一”前后开始大面积收获,6月下旬基本结束作业;西北麦区最迟,约7月中下旬收割完毕。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我国不同麦区冬小麦收割时间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B)                  A.收割习惯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地形因素 2.据材料推测,下列省份冬小麦收割最迟的是(D) A.云南省 B.湖北省 C.河南省 D.甘肃省 由材料可知,西北麦区冬小麦收割最迟,甘肃省符合题意。 3.浙江省金华市为了提高农田综合利用价值,采用“小麦+单季稻”的旱水轮作模式,对比原来只种一季水稻,这样的种植模式(A) A.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B.减小了劳动强度 C.节约了水资源 D.增加了土壤肥力 对比原来只种一季水稻,这样的种植模式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劳动强度,加大了水资源用量,地力消耗增多,土壤肥力降低。 2024年12月17日至1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下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