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基础过关练 一、教材衔接 1.下列词语中,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谬(miù)误 舆论 无稽之谈 B.捏(niē)造 崇拜 永葆青春 C.禁锢(gù) 蒙昧 自吹自擂 D.编缉(jí) 摧毁 毫无疑义 2.“所有这些,都曾经被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所谓‘理论’”中“理论”为何要加引号 前面为什么用了“所谓”一词 (3分) 3.“社会主义对于我们来说,有许多地方还是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只有这样,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才能够逐步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前进,顺利地进行新的伟大的长征。”请结合课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释“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含义。(6分) 4.请仿照示例,运用学过的逻辑方法,分析课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的句子。(3分) [示例]大前提:每棵树都有根系。 小前提:门边的白杨是树。 结论:所以,门边的白杨有根系。 有的同志担心,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会削弱理论的意义。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凡是科学的理论,都不会害怕实践的检验。 大前提:① 小前提:② 结论:③ 二、语用综合 (2025山东青岛二中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分) 论说文要唤起读者理智,对作者的主张“同意”。诗,则要唤起读者情感,使他发生“同情”。一般说来,论说文很少有“诗意”,但是,基于种种原因,说理者常常引诗。首先,诗本身有时也在说理。朱熹的诗:“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他是说,士人要时时读书近道,修身养性,才能完善自身,涵养德性。其次,诗的长处是使人感动,使人的心灵融化。到了说理者手里,诗的这种性能可以用来化除对方心理上的抵抗,使所说之理有隙可乘,诗本来与论说文相反,这时却能相得益彰。比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的诗,把农人的血汗指给我们看,使读者的心肠忽然软了下来,他们从心里赞同了主张节用的观点,爱惜粮食,杜绝铺张浪费。所以,说理者在引用诗句之前,首先要揆情度理,一面深入地“度理”,一面仔细地“衡情”。再次,除了借重诗“情”,说理者又常常拿诗句来作比喻,使自己要证明的事理生动鲜明。例如,( ),就可以形象地论证殉道者的血可以使真理发扬光大。 1.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与画线句中“诗意”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人的一生也仿佛在麦地里行走,有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 B.“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是我们的极致追求。 C.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关于“合作”这个话题。 D.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 2.将下列诗句填入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B.“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C.“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在证明某个观点时,人们常通过引入“虚拟论敌”与自己问难,使论证思路更严密。请依据材料,为分论点1和分论点3分别写一句虚拟论敌,每句不超过20个字。(6分) (2025河南焦作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7分) 科学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