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95268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1352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广东省,第一,答案,试题,语文,次月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上册 语文月考(1) (总分: 70分, 时长: 80分钟) 2025年9月3日,我校在组织师生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后,开展了“铭记历史,筑梦未来”一系列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积累运用———启文化之旅(24分) 完成1-5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8分) 金秋时节,我们携手漫步于九年级语文的智慧园林,在前三个单元的知识沃土中深耕细作,收获了语言的芬芳与思想的启迪。①这段旅程不仅让我们触摸到了民族的灵魂与血脉,更让我们领略了汉语的bó大精深。 读着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们仿佛看到一树一树的花开,披着鲜妍的冠冕,在春光中娉婷地怒放,燕子在梁间ní喃,那美轮美奂的春景令人心醉;②读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银装素ɡuǒ的妖娆天地,壮美之中尽显山河气魄;读着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③我们仿佛穿越时空长廊,听见一位伟人“踏遍群山”、“走遍大地”的足迹,感受到他深藏于从容背后的民族忧戚。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赤子之心,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山河紧密相连,任何试图将这种情感断章取义的理解都会使其精神价值荡然无存。《乡愁》中的那枚邮票、那张船票、那方坟墓、那湾海峡,不仅是余光中个人情感的载体,更是民族历史与祖国命运的深刻象征。 梁启超、雨果等中外现代作家或谈人生,或议社会,或论教养。从职业境界到人类良知,再从文明尺度到个人修养,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人精神成长的完整图谱:当以敬业乐业立身,以正义良知立心,以优雅教养立世。若是有人一意孤行,背离这些精神准则,再华美的成就也将失去根基。④范仲淹、欧阳修等古代圣贤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从人生失意到精神超脱,共同描绘了中国文人最动人的精神。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冠冕ɡuān 娉婷pìn 妖娆yáo 忧戚qī B.冠冕ɡuān 娉婷pīnɡ 妖娆ráo 忧戚qī C.冠冕ɡuàn 娉婷pīnɡ 妖娆ráo 忧戚qì D.冠冕ɡuàn 娉婷pìnɡ 妖娆yáo 忧戚qì 2.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搏 /妮 / 果 B.搏 /呢/ 果 C.博 / 妮/ 裹 D. 博 /呢 /裹 3.文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美轮美奂 B.断章取义 C.荡然无存 D.一意孤行 4.文段中划线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5.综合运用(共8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事,也应该像天道那样,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请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完成下面的活动。 (1)下面是活动计划表,请你补充设计空缺的活动形式。(2分) 活动环节 活动形式 活动目的 探究内涵 举办一期知识竞赛 学习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等 寻找榜样 分享有关“自强不息”的人物事迹 发扬精神 开展一次演讲比赛 引导同学们践行和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 (2)校团委邀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请你结合下面语段中的画线句内容,仿照给出的上句,完成宣传标语的下句。(3分) 追求远大理想,与国家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时刻彰显着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伟大使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勇做开拓、进取的时代先锋。 上句:追求理想彰显爱国精神 下句: (3)在“一首诗歌显自强”活动中,学校为了激发同学的参与热情,向大家征集诗歌,请你完成下面的诗歌创作。(3分) 自强不息,/需志存高远,/如光之耀眼,/照亮前路; 自强不息,/需奋斗向前,/如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