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96908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十二中学(五四制)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0-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409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山东省,第一,图片,试题,语文,次月
  • cover
( --请--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分值: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6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要求完成1—2题。 战士们身着制服(zì fú ),在逶迤(wēi yí)的山路上前行,前方山坳处的铁索(tiě suǒ)桥旁,有伪装( wěi zuāng)的敌人。一名战士笨拙(bèn zhuó)地拨开草丛,另一名则用树枝勾勒( gōu lēi)地形。周围一片肃静(sù jìng ),庄严(zhuāng yǎn)的氛围中,偶尔传来敌人微弱的呻吟(shēn yín )。战士们全神贯注地警戒,当指挥官斩钉接铁下令冲锋,大家哪怕面对排山到海的火力也纹丝不动。最终,冲锋号爆发,战旗在风中飘拂,战士们抱着粉身碎骨的决心冲向敌阵。 1.上面语段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制服(zì) 逶迤(wēi) 伪装( wěi zuāng) B.笨拙(zhuó) 勾勒(lēi) C. 肃静(sù jìng ) 庄严(yǎn) D.呻吟(shēn yín) 铁索(suǒ) 2.上面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神惯注 警戒 B. 斩钉接铁 排山倒海 C.排山到海 纹丝不动 D.爆发 飘拂 粉身碎骨 3.下列句子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峡谷全长20多公里,谷内怪石嶙峋,溪水潺潺;两边奇峰突兀,层峦叠翠,真可谓巧夺天工。 B.据笔者观察,近年来我省小型剧目的创作一直比较活跃,涌现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 C. 摩拜单车一推出,便受到人们的欢迎,其始作俑者胡玮炜受邀登上了央视《朗读者》的舞台。 D. 5月19日,在第七个“世界家庭医生日”来临之际,芳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心积虑让家庭医生走进百姓家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B.文艺百花园姹紫嫣红,万紫千红,气象万千。 C.秋天的香山是个美丽的季节。 D.春运期间,为防止类似的交通事故再次发生,有关部门加大了监管与督查力度。 5.(4分)(1)口语交际:欢迎新朋友(2分) 假设你的班级即将转来一位外地的新同学李明,他对新环境感到陌生。作为班长,你需要在班会课上代表全班对他表示欢迎。请你设计一段50字左右的欢迎词,要求热情、真诚,包含对他的期待。 (2)仿写句子(2分) 朋友是疲惫时的一杯清茶,驱散倦意; 朋友是迷茫时的一盏明灯,指引方向。 请仿照上面的句式,再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朋友"的理解。 例:朋友是 , 。 二、传统文化(39分) (一)课内古诗词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8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宿建德江》是唐代文学家孟浩然的作品。 B.此诗是一首五言绝句。 C.全诗以一个“愁”字奠定了感情基调,表达了作者的羁旅愁思。 D.《宿建德江》是以游子远离家乡、四处漂泊为背景而写的一首停船赏月的诗。 7.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孤舟夜泊的画面。诗人以舟泊暮宿为背景,着力写了移舟近岸所见:天高地远、野旷无限、明月高挂、倒映江中。 B.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C.“日暮客愁新”为抒情,“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客”是指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 D.后两句是借景抒情,在诗人的眼里,原野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象低压在树木之上,使心情更觉压抑,惟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近,带来些许的安慰。诗中野旷天低树,江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