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98452

吉林省吉林市第十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09-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21572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吉林省,答案,图片,试题,语文,月月
    十中第一次月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1)“纤”应读“xian”;(2)“斑lan”应写为“斑斓”。 2.A。“露珠”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符合名词的词性特点,所以选A。 3D。画横线句子“月季迎着柔和的晨光慢慢舒展花瓣”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月季当作人 来写,赋予其“舒展”的人的动作;“粉的娇嫩、红的明艳、黄的鲜亮”运用了排比手 法,结构相似、句式整齐;“像给大地精心绣了块色彩斑澜的锦缎”运用了比喻手法,把 月季比作锦缎。所以选D。 4修改:刚踏入大门,路旁的垂柳便映入眼帘。(“现入眼帘”搭配不当,正确表述应为“映 入眼帘”) 5.(1)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 6.刘义庆;志人。 7.(1)期:约定:(2)去:离开;(3)委:舍弃:(4)引:拉。 8.元方是一个聪明机智、懂礼识义的人。面对父亲朋友的无礼指责,他能清晰地指出对方“无 信”(约定中午到却未到)和“无礼”(对着孩子骂父亲)的过错,逻辑清晰,反应敏捷, 展现出超出年龄的成熟和智慧,同时也坚守着礼仪的底线。 9示例一:同意。客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下车拉元方,表达了歉意,元方作为晚 辈,“入门不顾”的行为显得不够宽容,没有给客人台阶下,不符合尊老敬长的传统礼仪, 确实有些失礼。 示例二:不同意。客人不仅迟到,还对着元方骂其父亲,无信又无礼,元方“入门不顾”是 对这种不礼貌行为的合理回应,是友人无心无礼在前,正体现了他不卑不亢的性格,维护了 父亲和自己的尊严,不能算失礼。 10、A。“管挥锄/与瓦石不异”的断句符合句子意思,“管挥锄”表述管宁的动作,“与 瓦石不异”说明动作的状态,即把金子当作瓦石一样对待,断句正确。 11.华歆拿起金子然后又扔掉了它。(“捉”:拿起;“掷”:扔,丢弃) 12.我们应选择志同道合的人作为朋友,对于那些与自己价值观、追求不同的人,要敢于明 确界限。在生活中,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操守,不被外界的名利等诱惑所影响,保持内心的 纯粹和坚定。 (二)现代文阅读《记忆中的宋老师》 13.(1)宋老师上课方式独特,从旅行经历引入课本内容,吸引学生: (2)宋老师关心学生,为家境不好的同学买棉衣,照顾感冒发烧的“我”; (3)宋老师鼓励“我”参加演讲比赛,帮“我”修改演讲稿、指导演讲技巧: (4)宋老师组织多种课外活动,如郊外踏青、课本剧表演、办班级小报等。 14.该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通过“走过来”“用手背轻轻贴”“摸了摸”等动作, 细致地写出了宋老师对“我”的关心,动作轻柔体现出她的温柔;“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宋老师发现“我”发烧时的担忧,表达了宋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七年级语文试题 木试卷包括三道大题,共22道小题,共8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 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中奈束而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 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 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学校开展以“走进自然,颐养身心”为主题的活动,清你参与。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1~4题。(8分)】 清晨的公园满是蓬勃的生机。刚踏入大门,路旁的垂柳便现入眼帘,它们垂下纤细的枝条, 装 叶片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风一吹,露珠便像碎掉的珍珠似的滚落,滴在青石板路上,留下点点湿 痕。不远处的花坛里,月季迎着柔和的晨光慢慢舒展花瓣,粉的娇嫩、红的明艳、黄的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