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2201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5-10-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268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湖南省,月月,答案,试题,语文,长沙市
  • cover
2025 年初中学科学习质量调研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本学科试卷共12个小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任务一 古典军魂·双壁联读】 “古典军魂”板块通过并置唐代边塞诗与北朝民歌,展现中华文明中跨越千年的卫国精神。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1-2题。(10分) 【甲】 严武① 昨夜秋风入汉关②,朔云边月满西山③。 更催飞将④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释】①严武:唐代诗人、将领,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等职,治军严明,在蜀地时有政绩。②汉关:此处泛指边关,因汉代边患频繁,后世常以“汉关”代指边塞关隘。③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的岷山,此处为诗人笔下战场附近的山峦。④飞将:原指汉代名将李广,此处借指军中英勇善战的将领。 【乙】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节选自《木兰诗》) 1.请判断下列解读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朔云边月满西山”与乙诗“朔气传金柝”中的“朔”字,均为北方之意,既点明了边塞的地理位置,也渲染出边塞的环境。 B.甲诗“边月”与乙诗“寒光照铁衣”都写到了“月”,前者以壮阔感烘托战前肃穆,后者以清冷感凸显军营艰苦。 C.甲诗“更催飞将追骄虏”的“催”字,体现将军对战机的把握,暗含对飞将的信任;“骄虏”一词则带有对敌军的蔑视,展现将士的自信。 D.甲诗“莫遣沙场匹马还”的决绝与乙诗“关山度若飞”的迅疾,都展现了将士们作战时的勇猛无畏,且均以激昂的语调直接抒发了克敌制胜的豪情。 2.“古典军魂”短视频小组需为《军城早秋》设计核心片段,请完成以下脚本方案。(7分) 策划维度 任务要求 你的方案 画面呈现 诗的前两句通过意象组合描绘画面。请从中选取两个意象进行组合,构成镜头画面。(3分) 我选取的意象: 镜头画面: 音乐设计 请为诗歌后两句选择配乐。(2分) 我的选择:() A.悠远苍凉的箫声 B.雄壮急促的战鼓声 字幕文案 【甲】诗“莫遣沙场匹马还”的决绝,与【乙】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慨叹,共同体现了古典军魂中哪一种核心的精神 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2分) 我选择的四字词语: 【任务二 民族脊梁·文言品读】 “民族脊梁”板块聚焦历史关键时刻,展现士人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的担当。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15分)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六岁诵《九经》,七岁能属文①。丁母忧②,哀毁骨立。念父之鳏③且疾,不忍离左右。父死,始登进士第。秦桧当国④,蜀士多屏弃⑤,桧死,中书舍人赵逵首荐允文。召对,谓人君必畏天,必安民。上嘉纳⑥之。 十一月壬申,金主率大军临采石。丙子,允文至采石,立招诸将,勉以忠义。或曰:“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他人坏之,公任其咎⑦乎 ”允文叱之曰:“危及社稷,吾将安避 ”时敌兵实四十万,宋军才一万八千。允文乃分戈船为五备⑧不测部分甫毕敌已大呼,亮麾⑨数百艘绝江而来。中流官军以海鳅船冲敌舟,皆平沉,敌半死半战,日暮未退。允文入阵中,士殊死战。会有溃军自光州至,敌疑援兵至,始遁⑩。又命劲弓尾击追射,大败之。以捷闻,搞将士,谓曰:“敌今败,明必复来。”丁丑,果至,复大战。焚其舟三百,始遁去,再以捷闻。 允文多荐知名士,有所见闻即记之,凡所举,上皆收用。御史萧之敏劾 允文,太上曰:“采石之功,之敏在何许 毋听其去。”上为出 之敏,允文言之敏端方,请召归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