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3540

【新教材】二年级全册 第5课 止血和落水自救 教案 华东师大版《体育与健康》

日期:2025-09-30 科目:体育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6591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止血,体育与健康,华东师大,教案,自救,落水
  • cover
/让教学更有效高效备课 第五课《止血与落水自救》教学设计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学期 二年级(全) 课题 第5课《止血与落水自救》 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1.了解回忆自身是否有出血和落水的经历。2.掌握受伤出血时的正确处理方法。3.知晓遇到意外落水情况时,如何进行自救或者救助他人。 教材分析 该教材中第五课“止血与落水自救”,紧密贴合二年级学生生活场景设计内容,实用性与情境性突出。课程围绕“如何及时止血”“落水时如何自救”两大核心沟通场景展开,如通过从知识体系构建来看,课程以 “安全问题发现 - 解决方案学习 - 技能实践巩固” 为逻辑主线,先通过 “做手工剪伤手指”“玩耍擦伤膝盖”“意外落水” 等学生高频经历的生活场景导入,引发学习兴趣与共鸣;再系统讲解止血工具(医用绷带、棉签、碘伏)的用途与止血 “按压 - 消毒 - 包扎” 三步法,以及落水后 “保持冷静 - 呼救 - 水母漂 / 仰漂自救” 的核心流程,同时补充呛水后的紧急处理方法,从游泳前热身、不在泳池外游两方面,拓展分析预防落水教材要点,形成完整的安全急救知识闭环,确保学生能全面掌握关键技能。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 “受伤出血”“意外落水” 有生活直观认知,但急救知识零散,难理清 “按压 - 消毒 - 包扎” 逻辑,易混淆 “水母漂”“仰漂” 细节,需具象演示与通俗讲解辅助理解。有基础安全感知(如受伤告知成人),但无实际急救操作经验,不熟悉急救工具用法,遇突发情况易慌乱,部分学生存在安全侥幸心理。愿分享经历、参与讨论,渴望认可,家庭安全教育认知差异大,需课堂统一规范知识,借助亲子任务联动家校,强化安全意识。学生需明确游泳安全,掌握预防落水要点。 核心素养目标 知识素养:知识层面:让学生扎实掌握 “按压 - 消毒 - 包扎” 的止血步骤,以及落水后 “保持冷静 - 呼救 - 水母漂” 的自救方法,明确安全急救 “及时处理、优先自保” 的基本原则。技能素养:指导学生规范完成按压止血动作(如按压位置、力度控制)和基础包扎操作,能准确模仿并完成水母漂自救姿势,确保在模拟场景中可正确运用,培养学生水上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核心素养。文化素养:通过案例讲解与情景模拟,帮助学生建立 “安全第一” 的防范意识,初步形成面对受伤、落水等突发情况时不慌乱的心理基础。 教学重点 1. 强化动作技能训练,通过教师示范、分步练习和即时纠错,规范动作。2. 结合真实案例和模拟场景,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安全急救原则,避免死记硬背。3. 通过案例分析和应急演练,将“冷静应对”转化为具体行动,破除“危险离自己很远”的侥幸心理,让学生掌握泳池内外预防落水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 1.二年级学生动手能力较弱;难以掌握 “全身放松、四肢自然下垂” 的动作要领。2.学生对 “安全急救基本原则” 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难以结合实际场景灵活调整处理方式。3.如何引导学生将 “冷静应对” 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纠正部分学生 “危险离自己很远” 的侥幸心理,让学生切实理解并能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泳池外预防落水的方法。 课前准备 准备常用的止血包扎工具和药品、沟通教学视频、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导入(5分钟) 呈现“做手工时意外剪到手指、玩耍时擦伤膝盖、意外落水”等生活场景图,提问学生是否经历过类似意外情况,引导学生回忆并交流。 1..主动寻找同伴,用自己的方式沟通;2..完成沟通后回到座位,分享沟通感受。 以生活场景图唤醒学生经验,建立学习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参与兴趣,并通过同伴交流初步暴露沟通问题,为后续解决教学难点铺垫。。 情境教学学习沟通方法(15分钟) 学习“如何及时止血”1. 展示医用绷带、棉签、碘伏图片,提问工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