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4单元 陆地环境 主题10 主要地貌类型 第1课时 流水地貌 核心素养目标 能结合地图(如中国地形图、世界自然带图),指出不同区域的典型地貌类型 理解 区域自然环境决定地貌类型,地貌反过来影响区域环境”的关系 能以具体地貌为例,说明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作用 能区分不同外力对地貌的塑造差异 能结合时间尺度,分析地貌的动态变化 能结合案例说明地貌如何制约或促进农业、交通、城市发展 能区分人类对地貌的合理利用与不合理破坏,树立 “因地制宜” 的意识 认识到地貌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利用地图、遥感影像或实地观察,判断常见地貌类型 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外力作用、主要地貌的成因及位置 难点 主要地貌的形成过程 课程导入 地形都有哪些? 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 地形和地貌一样吗? 不一样,地形是指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也就是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物体所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面貌,是一种更为具体的地表形态特征表述。 你见过哪些地貌? 目录 Contents 流水地貌 壹 海岸地貌 叁 喀斯特地貌 贰 总结与练习 肆 流水地貌 流水侵蚀地貌 流水堆积地貌 1 流水地貌 流水地貌是由地表流水作用塑造形成的。 流水作用 流水侵蚀指流水对河床的冲蚀及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 流水搬运指流水携带泥沙和溶解质,以及推动砾石移动的过程; 流水堆积指流水中侵蚀、搬运的物质最终沉积下来的过程。 流水作用包括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等方式。 河流地貌 冰川 河流地貌是流水地貌的主要表现形式。 由于河流上、中、下游各河段的流水作用差异明显,从而表现为不同的地貌形态。 流水侵蚀作用 流水侵蚀作用的三个方向: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作用方向 对河流的影响 加长 加深 加宽 河流源头 垂直于河床 垂直于河岸 峡谷 形成过程: 河流上游大多地处山地和高原,高差大、水流急,流水向下侵蚀强烈,河谷深切而狭窄 形成位置:河流上游 主要外力作用:流水下切侵蚀 河流地貌 峡谷地貌的利用: (1)建设水电站 (2)旅游资源 (3)修建水库 瀑布 大瀑布形成的主要有三个条件: ①河流突遇悬崖陡壁,河流垂直或近乎垂直地倾泻而下; ②水流的落差要非常大,这又与组成河床基底岩石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质、软硬程度有关; ③河流水量要大,水面要宽,最好是常年不断流,瀑布才能壮观而又具可持续性。 主要外力作用:溯源侵蚀、下切侵蚀 冲积扇 形成过程: 当水流流出山口进入平地时,因高差骤减,流速减缓,河流搬运的物质在山麓地带沉积,形成扇状堆积地貌 形成位置: 湿润、半湿润地区河流出山口形成冲积扇 干旱、半干旱地球河流出山口形成洪积扇 主要外力作用:流水堆积作用 冲积扇 扇顶 扇缘 扇中 粗 细 河流流速减慢,导致泥沙沉积,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质量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质量小的物质后沉积,因此顺着河流流向,沉积物颗粒一般由粗到细,具有明显的分选性。 课堂补充:河流夺袭 曲流 形成过程:当河流进入平坦地区后,河床坡度减小,河流的侧蚀作用明显,导致河道不断弯曲 形成位置:河流中游 主要外力作用:流水侧侵作用 曲流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凹凸岸 凹岸 凸岸 凸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建设村庄城镇,建设农田 凹岸河流侵蚀,水位较深,适合建设港口 课堂链接:牛轭湖 河流摆动形成弯曲 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不断的发展 河流裁弯取直,原有河道被废弃 旧河道称谓牛轭湖 课堂链接:曲峡 第一阶段: 地质时期地势平坦,河流侧蚀作用明显,曲流发育 第二阶段: 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作用增强,但保留了曲流的形态,逐渐演变成“曲峡” 主要外力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