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4092

八上11《三峡》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1084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八上,三峡,教学设计
  • cover
八上11《三峡》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 《三峡》是《三峡》是郦道元《水经注》中的一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全文仅150余字,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对三峡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本文篇幅短小,语言凝练而又富有韵味,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值得细细品味体悟。单元导语指出,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把握文章大意,感受文言之美。要反复诵读,体会古诗文的韵律;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领略山川风物之灵秀,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还要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基于八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教材内容,拟用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第一课时以“诵读感音韵 描摹现美景”为主题,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发挥想象,进入课文情境,感受长江三峡雄伟的形势和奇丽的景色,并掌握重要的文言词句。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 2.发挥想象,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 3.积累词句,理解文言言简意赅、意蕴丰富的风格。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 2.发挥想象,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 教学难点 积累词句,理解文言言简意赅、意蕴丰富的风格。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出示十元人民币背面的画面,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哪里。 预设——— 这是长江三峡的西大门,也是瞿塘峡的起点,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中最短但最雄伟险峻的一段,两岸崖壁陡峭。 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作为河流意义上的三峡早已不复存在,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南北朝时期旅游达人郦道元的文章《三峡》,一起领略一下1500多年前雄壮绝美的三峡风光。 二、读三峡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重点字音。 2.指名试读,正音。 3.小组练读,标注停顿和重音。 4.指名试读,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指导——— 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 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二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确定句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句首语气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省略句中句内省略的地方、并列短语间一般要作停顿;相对独立的语言单位和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 第一,要读好“领起”词的短暂拖音;第二,读出四字词语的节拍,;第三,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 示例———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齐读课文,读出文言味。 三、说三峡 1.本文主要描写了三峡风光,你觉得哪里最美?说说理由。请用这样的句式回答:我觉得三峡的山美,因为它高大巍峨,你看“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预设——— 我觉得三峡的水美,因为它非常湍急,你看“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我觉得三峡的水美,因为它特别安静,你看“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我觉得三峡的水美,因为它飞速而下,你看“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我觉得三峡的景色美,因为没得自由,你看“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我觉得三峡秋季美,因为它美得凄凉,你看“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我觉得三峡美,美在触景生情,你看“故渔者歌曰:‘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