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富锦市第五中学、第六中学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语文测试卷 满分120分,限时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 分) A. 要塞(sài) 悄然(qiāo) 桅竿 眼花瞭乱 B. 镌刻(juàn) 佃农(diàn) 私塾 任老任怨 C. 诘责(jí) 畸形(jī) 劳禄 为富不仁 D. 杀戮(lù) 悼念(dào) 初衷 振聋发聩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一着惊海天》以细腻笔触对航母着舰过程进行刻画,描写栩栩如生,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B. 藤野先生对待学生一视同仁,毫无民族偏见,他的高尚师德令人由衷钦佩。 C. 母亲一生不辞辛劳,为家庭默默奉献,她的坚韧与付出成为子女成长的精神支柱。 D. 这篇赛事新闻因时效性缺失,如今读来如同嚼蜡,难以吸引读者目光。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 通过学习《国行公祭》这篇文章,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铭记历史、维护和平的重要意义。 B. 新闻写作必须遵循真实、准确的准则,切忌不能编造虚假信息或过度夸大事实。 C. 《回忆我的母亲》用质朴的语言,抒发了朱德对母亲深切的敬爱与怀念之情。 D. 为提升新闻采访能力,我们要学习提问技巧、积累采访经验并购置采访工具。 关于新闻知识,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 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构成,其中导语起着概括主要内容的关键作用。 B.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通过详细列举获奖者信息与颁奖背景,有力展现新闻的准确性。 C. 新闻特写侧重于细节描写,如《飞天凌空》生动描绘跳水运动员的精彩瞬间。 D. 开展新闻采访前,只需准备好采访提纲和明确目的,无需考虑采访对象的身份背景。 古诗文默写(8 分) ① 老骥伏枥, _____ 。(曹操《龟虽寿》) ② _____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③ _____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 烽火连三月, _____ 。(杜甫《春望》) ⑤ 杜牧在《赤壁》中借历史事件表达机遇重要性的诗句是:“_____ , _____ 。” ⑥ 《与朱元思书》中以比喻手法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 , _____ 。” 口语交际:请按照 “讲述” 的要求,分享一个与 “铭记历史” 相关的小故事(不超过 80 字)(5 分) 二、现代文阅读(45分) (一)课内新闻阅读(15 分) 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段,完成 7-10 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 22 日 22 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自千余里战线全线出击,势如破竹,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皆为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率先突破安庆、芜湖防线,迅速挺进到繁昌、铜陵等地,二十四小时内已成功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西路军于九江、安庆段发起渡江作战。截至发稿时,西路军三十五万大军已渡过三分之二,剩余部队将于二十三日全部渡完。目前,西路军已占领贵池至彭泽一线南岸广大阵地,并持续向南推进。与中路军遭遇的情况相似,西路军当面敌军纷纷败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抵抗极为微弱。此情形,一方面得益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与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署和平协定密切相关。国民党众多官兵渴望和平,不愿再战,得知南京拒绝和平后,士气低落。 选文中括号内内容属于新闻的哪一部分?具有什么作用?(4 分) 分析 “截至发稿时,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这句话的语言特色。(4 分) 作者分析西路军当面敌军溃败原因,目的是什么?(3 分) 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 A. 导语部分全面概括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