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业检测一 七年级语文 部编版 总分 评卷人 〔第一单元+《世说新语》二则+名著《朝花夕拾》〕 (试卷页数:8页,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考生禁填 数 缺考考生由监考员用黑色中性笔填写准考证号 条形码粘贴处 并填涂右边的缺考标记。 学 校 得分 评卷人 第一部分 (1~2题14分) 班 级 秋意渐浓时,我们刚刚结束了第一单元的学习之旅。为检验同学们的基础掌握情况,语文 老师设计如下学习任务,请你参与并完成。 姓 名 1.任务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1分) 春晨的风裹着(lgrùn)的水汽漫过田野,池子里的水悄悄涨了半尺,将岸边垂柳的倒影 杯 揉成碎金。老槐树积攒了一冬的绿意正蓬勃舒展,枝桠间(z心xù)的露珠坠落在青石板上,惊起 准考证号 几声应和的鸟鸣。(甲)远处的山峦像是刚化好装的少女,·薄雾为纱,草色为裙,(乙)连那 原本咄咄逼人的寒意也被暖阳烘得柔了几分,整个山谷沉浸在静谧的柔光里。转角处,金黄的 花瀑倾泻而下,几个扎着蝴蝶结的小姑娘嬉笑着跑过,发梢的铃铛声与溪水流淌的哗哗声缠绕 在一起,在晨光里织成了春天最鲜活的模样。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langriùn) ②(zhùxù)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涨了半尺 ②应和 (3)文段中甲处画横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1分) 阳 应改为」 (4)结合文段分析乙处画线句中“咄咄逼人”的意思是 (2分) (5)文段中“谧”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 部,再查画,查到这个字读“m”。(2分) (6)下列句子与“转角处,金黄的花瀑倾泻而下”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朱自清《春》) B.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老舍《济南的冬天》) 七年级语文阶段检测一部编版第1页,共8页 C.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刘湛秋《雨的四季》) D.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 “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叶圣陶《三棵银杏树》) 2任务二: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中“杨柳风”指春风。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 《茶馆》《龙须沟》等。 C.“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中“莅临”是一个敬辞。 D.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诗中,题目中的“龙标”即为此种称呼现象。 第二部分 (3~21题56分) 得分 评卷人 、 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共6分) 3.学校微信公众号开设“古诗中的自然与情思”专栏,小冀同学以诗人笔下的景物与情怀拟写 了一段文字,请根据语境补全诗句。(6分) 秋风起时,文人墨客总将情思寄于山河。曹操登临碣石,见“水何澹澹,① ”,以“② 若出其中”的雄浑想象,彰显气吞八荒 的浩瀚胸襟;李白闻友人远谪,一句“③】 闻道龙标过五溪”,借 暮春残景暗喻飘零之苦,更以“④】 ,随君直到夜郎西”直抒胸臆, 将深切牵挂托付皎皎明月;马致远独立苍茫暮色,以“⑤ ⑥ ”勾勒羁旅苍凉,道尽游子的无尽愁绪。虽人生际遇殊途,他们却都在 自然的一草一木间,凝结出壮阔如海、赤诚如月、沉郁似秋的生命哲思。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4~6题。(共6分) [甲]次北固山下 [乙]闻雁 (唐)王湾 (唐)韦应物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故园渺何处?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归思方 悠④哉。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淮南秋雨夜,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高斋闻雁来。 ①故园:指作者在长安的家。②渺(mo):仔细地察看。③方:刚开始。④悠: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