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母亲每日都在劳录中度过,即便烈日炎炎也不辍劳作,始终任劳任苑。尽管生活困苦,母亲却始终怀着一颗仁慈的心,她总是毫不犹豫地周挤邻里乡亲。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省吃俭用,供我去私熟读书。 1、请确认文稿中加点字的读音。 不辍劳作( ) 仁慈( ) 2、文稿中有错别字,请改正。 劳录_____ 任劳任苑_____ 周挤_____ 私熟_____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现在有不少私企老板挖空心思让工人做得多,拿得少,真是为富不仁。 B.家庭条件不好,他为了供儿子上大学,不得不节衣缩食。 C.他作为劳动委员不起模范带头作用,却只在一旁任劳任怨。 D.我爷爷一生勤劳,到了老年仍是不辍劳作,七十多岁了还下地干活。 4.请选出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在我黄发垂髫初懂事理的时候,母亲告诫我:勿懒惰要勤学。 B. 最近,自治区内外30多家新闻界对我校进行了连续报道。 C. 他明智而远见的发言,获得了全校师生的肯定与赞赏。 D. 他离开学校后,仍然无时无刻不记着老师对他的叮嘱。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石板上青幽幽的,宽敞阴凉,由不得人不去坐一坐、躺一躺。 B.老人、青年和孩子们,纷纷涌向那青青山坡———几十年前革命英雄奋勇抗战的地方。 C.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D.一所安静的学校,一间安静的教室,一位心情平静的教师和一群能自由思想的学生,是我对教育的期待。 6、下列语句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稍远处是一重重长着青冈树的山岗,近处则是一重重种满玉米的丘陵坡地,波浪一般腾向远方。 ②我看清周围都是玉米地,密密的青纱帐郁郁葱葱,一望无际。 ③天渐渐亮了,西天起了一层厚厚的云,可是东边的山坡,涌出明亮的朝霞,又是一个炎热的夏日。 ④西望,最远处是一派连绵青山。那是县城附近的西山,看起来很近、实际上很远。 ⑤丘陵之间,蜿蜒着一条修好了多年但迟迟未能硬化的乡村土公路,在夏天长满杂草、展现勃勃的生机。 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④①⑤ C.③①④⑤② D.③②④①⑤ 7.品味下列带点词语的效果。 (1)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8. 班级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专题学习活动,小语同学设计了一份问卷来调查全班50名同学的阅读情况,其中“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这两个板块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你从这两个图表中发现了班级同学的一些阅读共性问题,如:_____ (请你任选一个图表概括即可)。对此,你想建议语文老师在全班召开一次专题讨论会,以便同学们献计献策,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案。你还为这次讨论会拟定了一个主题:_____。 (2)一切就绪,你将如何说服语文老师同意召开这次讨论会呢?请把你准备说的话写在下面。 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