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1章 走进 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白细胞 红细胞 1. 图中共有几种细胞?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有哪些共同的结构? 问题探讨 共同的结构是: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这反映出了细胞的统一性 正在进行分裂的植物细胞 (洋葱根尖细胞) 有5种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红细胞 2. 请一两个例子, 说说不同种类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同原因? 问题探讨 例1: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这有利于与氧气充分接触,起到运输氧气的作用,细胞内没有细胞核,留出更多的空间运输氧气。 例2: 洋葱表皮细胞呈长体形状,排列紧密,有利于起到保护作用。 不同种类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同原因是因为生物体内的细胞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细胞具有多样性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一、观察细胞 新知探究 【探究·实践】使用高倍镜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光学显微镜 显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 亚显微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叶绿体、线粒体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镜座 镜柱 镜臂 细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通光孔 压片夹 遮光器 反光镜 1.认识显微镜结构 一、显微镜的结构 2.目镜、物镜 (1)目镜 有螺纹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2)物镜 无螺纹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长目短倍数高,视野小而暗。 ②作用: 放大物像,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 物像 大小 看到细 胞数目 视野 亮度 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 视野 范围 低倍镜 高倍镜 大 小 少 多 暗 亮 近 远 小 大 【检测】①a、b是 , 螺纹,放大倍数a b, 且镜头越长,距离载玻片越 。 ②c、d是 , 螺纹,放大倍数d c。 物镜 有 > 近 目镜 无 > 遮光器(光圈) ①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②作用: 调节通光量,调节亮度。 14 反光镜 ①显微镜的照明部分 ②作用: 反射光线有平面镜、凹面镜两种; 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是: ; 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 遮光器的光圈调节角度不对 反光镜 ③换上高倍物镜后,视野往往较暗,此时,若要使视野变亮可通过的措施有: 。 放大圈光或使用凹面反光镜 若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则可能是花生切片 。 厚薄不均造成的 需要 光线 反光镜 光圈 颜色浅 弱 平面 小 颜色深 强 凹面 大 一、观察细胞 新知探究 3.显微镜的操作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5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不要用手扳物镜!) 调整遮光器,将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调整反光镜,直到整个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1)低倍镜观察: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 一、观察细胞 新知探究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转动粗准焦螺旋,顺时针旋转,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注意: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长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3.显微镜的操作 (1)低倍镜观察: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 一、观察细胞 新知探究 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目标,并调至清晰。 移动装片,使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先调亮度,再调焦。 找 移 转 调 3.显微镜的操作 (2)高倍镜观察: 一、观察细胞 新知探究 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目标,并调至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