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0867

云南省楚雄州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2306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试卷,历史,月月,云南省,学期,楚雄
  • cover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星灿说:“20世纪50年代考古发现开始遍布全国,并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逐渐证明,至少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北方地区在内的广大地区,自新石器时代早期以来逐步形成交互作用圈,最终奠定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基础。”据此推断( ) A.先民持续迁徙推动文明交流 B.华夏史前文化发展殊途同归 C.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D.考古发现成为史学认知前提 2.在商朝,外服官员必须由商王任命。官员的命名也颇具特色,例如,外服“侯”命名于射礼……外服“卫”命名于守卫“堂”的礼俗,外服“伯”命名自族邦首领称谓习俗。外服官的职能不仅限于军事或政治管理,还包括参与宗教仪式、祭祀及占卜等活动。这反映出商朝( ) A.注重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善于利用血缘关系强化政治认同 C.国家治理松散性较明显 D.统治者的政治权力受到地方节制 3.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又说“强行者有志”。孔子认为“力行近乎仁”,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据此可知,两位思想家都( ) A.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 B.倡导和而不同的世界观 C.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D.旨在迎合封建贵族诉求 4.睡虎地秦简《封诊式》中有关“去亡”案情的审理,体现了“秦人逃亡”情形的普遍。而起初身份为“亡人”,后来结成以反秦为明朗态度的民间武装集团者,则有黥布、彭越等。由此可推知( ) A.郡县制推行激化社会矛盾 B.凝聚力缺失是秦亡重要原因 C.秦统一六国缺乏民意基础 D.秦加重对新征服地区的盘剥 5.公元前119年,汉武帝采用了桑弘羊的主张,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公元前98年,汉武帝下令由官府垄断酒的产销,实行酒类专卖。这表明,西汉政府( ) A.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 B.旨在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C.延续了休养生息政策 D.为汉初的战事积聚了力量 6.玄学发展到东晋初年已至义理停滞的临界点,再无新义可释,而佛学却以其精深的思辨哲学,折服了郗超、孙绰、许询、殷浩等久负盛名的玄学家们。《世说新语·文学》篇中有“殷中军(殷浩)见佛经,云:‘理亦应阿堵上(这个里面)’。”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佛玄学说改变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魏晋时期思想界出现多元繁荣特征 C.佛学可以补充和丰富玄学的内涵 D.佛教世俗化发展趋势已经十分明显 7.北魏农书《齐民要术》借《四民月令》记录了农民与地主间的联系:三月“可粜黍,买布”;四月“可籴穬及大麦,收弊絮”;五月“可粜大、小豆、胡麻……至冬,可养马” ……七月“粜大、小豆,籴麦,收缣练”。贾思勰指出,这些行为的主持或操纵者主要是地主,对象是农民。这反映出,北魏时期( ) A.民族交融呈双向互动的特征 B.生产以农牧并重为原则 C.小农经济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D.地主主导农业生产节律 8.《隋书》卷三载,公元608年“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对此,北宋卢襄在《西征记》中评价说:“今则每岁漕上给于京师者数千百艘,舳舻相街,朝暮不绝,盖有害于一时,而利于千百载之下哉!”据此可推知,隋朝大运河的修建( ) A.有效纾解了关中地区的经济压力 B.客观上巩固了隋朝统治的长治久安 C.有利于推动南北经济的交流发展 D.打破了以陆路运输为主的交通格局 9.黄遵宪在《人境庐诗草序》中评价唐诗曰:“至唐而众体悉备,不能尽举。……而又有以乐府施于绝句,以古文用为律诗者。其所以沿革废兴,无一不与诗以相长也。”这一评价体现出唐诗( ) A.众体兼备,文学成就最高 B.博采众长,推陈出新 C.关注现实,贴近日常生活 D.承前启后,注重抒情 10.《大契丹国夫人萧氏墓志》称萧氏丈夫耶律污斡里的祖先为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