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01159

2016年秋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18.《论语》十则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249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16,年秋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精品
  • cover
18.《论语》六则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其人及《论语》的相关文学常识。(重点) 2.熟练地朗读课文。(重点) 3.结合注释,理解并积累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需要我们去学习、继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出自儒家文化经典———《论语》。 二、自主预习 1.文学常识。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教育方面,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共20篇。有语录体(也叫格言体)、对话体、叙事体三种体式。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论语(lún) 诲人不倦(huì) 不亦说乎(yuè) 罔(wǎnɡ)殆(dài)不愠(yùn)默而识之(zhì) 3.划分朗读节奏。 示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你能把其他五则划分好朗读节奏吗?读一读,看谁读得好。 4.结合课下注释,说说每一则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 (一)指导翻译《〈论语〉六则》,并注意积累以下字词 (1)通假字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 学而不思则罔(“罔”通“惘”,迷惑不解) (2)词类活用 ①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指“学过的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指“新的理解和体会”) ②不耻下问(“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3)一词多义 而学而时习之(表承接,可译为“然后”) 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可译为“却”) (二)熟读成诵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四、板书设计 《论语》六则 论语: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 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翻译方法:留、换、补、删、调、贯 五、布置作业 翻译并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研读课文,体会孔子有关个人修养、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的论述,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重点) 2.积累成语、格言、警句,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大致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在《〈论语〉六则》中,每条语录都渗透着孔子的教育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自主预习 1.翻译下列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明确: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很愉快吗?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明确: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怨恨,不也算得上君子吗?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明确: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明确: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学习,学业上就会陷入困境。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明确:选取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2.学生朗读课文,从中找出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做人修养的语句。 三、合作探究 (一)品读语句,整体感知 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明确:示例一:我最喜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句,它说明学和思要结合起来。 示例二:我最喜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句,它说明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二)探究内涵,梳理归纳 1.课文所选六则孔子语录都与学习有关,主要涉及学习哪两个方面的问题? 明确:学习方法、学习态度。 2.这几则语录在学习方法方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