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01161

2016年秋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20.伤仲永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264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16,年秋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精品
  • cover
20.伤仲永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节奏。(重点) 2.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如“隶、异、奇、利、扳、稍稍、宾客、泯然”等。(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中国有句俗语:“一勤天下无难事。”古人也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更是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终生学习,才能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不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是一个神童,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例证。 二、自主预习 1.文学常识。 《伤仲永》选自《王临川集》,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宋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题目《伤仲永》中的“伤”字的意思是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对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 2.给加点字注音。 邑人(yì)     乞之(qǐ)  世隶耕(lì) 日扳仲永(pān) 环谒(yè) 泯然众人(mǐn) 称前时之闻(chèn) 3.朗读课文,注意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6)余闻之也/久 4.积累下面词语的含义,并注意特殊句式。 (1)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牵,拉) (2)一词多义 ①自并自为其名(自己)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 ②闻余闻之也久(听说) 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 ③其其诗以养父母(这) 稍稍宾客其父(他的) (3)古今异义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今义:判断词) ②或以钱币乞之(古义:有的人;今义:或许)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 (4)词类活用 ①忽啼求之(哭着,动词作状语) ②父异焉(奇怪,形容词意动用法) ③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名词做动词) ④父利其然(以……为利,意动用法) ⑤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每天,名词作状语) (5)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全句表判断) ②省略句 令作诗(“令”后省略宾语“之”) 还自扬州(省略主语“我”) 5.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三、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读准节奏 1.出示要求。 (1)根据注释,读准字音。 (2)注意读准句中的停顿。 (3)反复朗读,把课文读熟练。 2.指名读,根据情况板书纠正重点字的读音。 3.集体朗读课文。 (二)二读课文,翻译课文 1.学生自由译讲课文,讨论难理解的词句。 2.小组展示翻译,一组推荐一人译讲一段,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评价。教师根据情况就翻译不准确的句子进行点拨。 (三)三读课文,梳理重点字词。见自主预习4 四、布置作业 1.识记本课重要字词。 2.翻译并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层次结构。(重点) 2.精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难点) 3.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翻译了这篇课文,积累了一些重点字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篇文章的内容及写作特色。 二、自主预习 1.方仲永小时候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明确:方仲永小时候是一个有奇才的孩子。 2.方仲永的神奇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他人对方仲永的神奇有什么反应? 明确:父异焉;邑人奇之。 4.后来,方仲永还神奇吗?作者是怎么说的? 明确:不神奇。(十二三矣)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表现? 明确: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写仲永天资聪慧,表现:“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