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3555

15 背影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390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背影,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15 背影 课后·知能演练 一、基础巩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xiè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仅sù sù地流下眼泪。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差使(chā chāi) 奔丧(sānɡ sànɡ) 2.根据拼音写汉字。 交xiè(  ) sù sù( ) 3.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_____改为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人们心中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种子,每一次“利他”之举,都值得被传颂和弘扬。“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感动我们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质朴的情怀,他们的事迹点亮触动心灵的“道德光源”。感动不在于干出多么惊天动地的事业,_____。 4.文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5.下列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过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B.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是感动 C.平常人的点点滴滴也是感动 D.而在于触动内心、唤起共鸣的点点滴滴 二、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7.“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的眼泪又来了”,选段中“我”两次流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8.选段为什么要重点描写父亲的背影 9.联系选段,你对父爱有了怎样的新认识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_____ 夏生荷 父亲准备从乡下老家来我居住的城市看牙。在上海定居的小妹得知后,请了年假来我这里,她想陪着父亲去医院,尽尽孝。可等小妹到时,父亲已经看完了牙,他向来不愿麻烦人,凡事都靠自己。 在我这里待了3天后,小妹要回上海了。她启程那天,我刚好生病卧床,改由父亲送她去火车站。父亲让小妹拿上一些他从老家带来的红薯。那些红薯个头都很大,每个都有半斤多重。小妹嫌沉,说带多了不方便,拿几个即可,上海都能买得到。但父亲偏让她多带些,说自家种的甜。两人为此争论半天,最后小妹硬是没多带。 去火车站的途中,小妹发消息告诉我:“老爸年纪真是大了,精气神一年不如一年,坐在车上竟然边讲话边睡着了。”到火车站后小妹叫醒了父亲,父女要分别了。临别前,父亲突然从外套的口袋里掏出两个沾有泥灰的红薯递给她:“这两个也带回去,给家怡(妹妹的孩子)尝尝,好吃得很!”小妹哭笑不得,只能在人来人往的进站口,收下了那两个带有家乡泥土气息的红薯。 一周前,父亲坐着火车来了我这里。我开车去火车站接他前,曾在电话里反复交代,千万不要带太多东西,“您一个老人,带太多东西上下车不方便”。父亲说:“好,也没其他东西,就是带点我种的红薯让你们尝尝。”可接站时我傻眼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