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2 古诗三首 12 古诗三首 从三个诗题中,能了解到什么信息? 乃 邸 熏 汴 恃 喑 擞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意。 示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为什么写下这首诗?交流一下你搜集到的背景资料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写诗无数,著有《剑南诗稿》,收录了9000余首。 陆游出生于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深受家庭爱国思想影响。他能文能武,一生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但是南宋统治者却主张与金兵议和,甘愿守着半壁江山苟且偷生。陆游虽然经历了南宋好几代皇帝,但他的愿望一直没能实现。1210年,陆游写下绝笔诗《示儿》后,与世长辞,时年86岁。 人之常情,一位老人,临终之际最牵挂什么?会向子女交代什么? 陆游临终之际念念不忘的,却是什么? 示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想象一下,陆游会怎么对他的儿子说? 陆游:“儿啊,为父就要走啦。其他的,我也没有什么好牵挂的,因为我知道,人死了就万事皆空啦。只是呀, _____” 示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是带着怎样的心情离开人世的? 无限的遗憾 深切的期盼 示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的遗愿能实现吗?答案藏在另一首诗里。 利用搜集的资料,说说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题临安邸》创作背景 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皇室亲王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杭州)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偷生,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抗金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只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林升目睹这种社会现状,十分愤慨,写下来这首著名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甚至还闻到了什么?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甚至还闻到了什么? 题临安邸 【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是在赞美杭州西湖美景和太平盛世吗? 题临安邸 【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陆游的遗愿能实现吗?你想对长眠于地下的陆游说什么? 题临安邸 【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示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南宋灭亡】 公元1276年,蒙古元军攻陷临安城,小皇帝赵显被俘走,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等将领带着益王赵昰shì、广王赵昺bǐng,一路逃到了福州,7岁的赵昰在此被立为皇帝,名号宋端宗,蒙古军决不允许南宋小朝廷的存在,一直穷追不舍,大将张世杰带着宋端宗流亡海上。 公元1277年,宋端宗一行人逃亡南海,不料途中遇上罕见的飓风,宋军超过四成丧命大海,宋端宗也落水染病,次年病死。陆秀夫等人又拥立广王赵昺为帝,这便是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宋怀宗。小朝廷迁到了崖山(位于今广东江门新会),想以此为根据地反攻元军,不久之后文天祥兵败被擒,数十万元军追到崖山,经过三个月的崖山海战,南宋军队全面溃败,陆秀夫见突围无望,将玉玺绑在8岁小皇帝宋怀宗身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