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3 辨别物质的组成 课时1 元素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和分类。 2.学会常见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 3.掌握元素符号的意义。 01 课前梳理 知识点一 元素 1.概念:具有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只有种类,没有_____。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的种类发生_____,原子的种类_____,元素的种类也_____改变。 3.元素在各种物质中的含量。 (1)空气中含量居前2位的元素: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_____。 (3)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_____。 相同核电荷数 个数 变化 不变 不会 氮 氧 氧、硅、铝、铁 碳、氮、硫、磷等 知识点二 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由一个_____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C、H、O、S等。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_____,第二个字母_____,如Na、Ca、Cl等。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宏观:表示一种_____。 (2)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_____。 (3)表示一种物质:由原子直接_____的物质。 字母 大写 小写 元素 原子 构成 02 课堂解析 重难点 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例如,氧气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都是8,即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就把它们统称为氧元素。同样,把核电荷数为1的所有的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把核电荷数为6的所有的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等。 [跟踪训练]重氢可应用于光导纤维制备,重氢和氢都属于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体积 D.相对原子质量 √ 课后练习 03 基础巩固 1.碳元素与氧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中子数不同 √ 2.骨质疏松患者常饮用高钙牛奶,这里的“钙”指的是( ) 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 3.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 A.Ag B.Si C.Al D.Mg √ √ 4.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质量分数)如图,其中占48.60%的是( ) A.铁元素 B.铝元素 C.氧元素 D.硅元素 √ 5.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均正确且一致的是( ) A.贡(Hg) B.铂(Pt) C.钙(Cu) D.钡(bA) 6.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e B.N2 C.H D.2O2 √ √ 7.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 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D.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可能不相同 能力达标 √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两种微观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则这两种微观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目前发现的原子种类比元素种类多 C.若两种微观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微观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D.若两种微观粒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这两种微观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素养提升 9.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同种元素对应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相同 C.同种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一定相等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种类不改变,元素种类不改变 √ 课时2 元素周期表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的一些信息;能正确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2.逐渐形成“物质是元素组成的”认识观,能从元素的视角认识物质的分类。 01 课前梳理 知识点一 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 2.元素周期表中一格表示的信息(以氢元素为例)。 3.元素的分类。 (1)金属元素:中文名称中通常有“钅”字旁,但_____除外。如钠、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