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6940

7 藤野先生课件(共48张PPT)

日期:2025-10-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479042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藤野,先生,课件,4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7 藤野先生 阅读 1934年,日本岩波书店计划收入鲁迅的作品,负责人写信给鲁迅,问应当收入哪些作品,鲁迅回信说:“都可以,只要你们觉得好就收;不过,只是希望能将《藤野先生》收入。” 1935 年文集在日本出版,鲁迅多次向岩波书店工作人员打听是否有藤野先生的消息,但是都一无获。 了解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5月,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文题解读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留学期间遇到的一位医学导师,他给了鲁迅很大的帮助和鼓舞。 标题点明了文章记叙的中心人物。 背景探寻 1902年4月,鲁迅到日本留学,先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在此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1926年8月底,鲁迅在反动军阀和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下,离开北京,到门大学任教。1926年10月12日,鲁迅在厦门大学写了这篇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生活的文章,作为对藤野先生的永久的怀念。 必备知识 回忆性散文 回忆性散文是以散文的基本形态为基础,在叙述上用回忆过去的方式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阐述的一种文体。 特点:①所写的事件是“我”所经历的,是真实的、典型的;②片段式叙述,不追求完整性;③既写回忆对象的事件,也写回忆者的经历,两者交织在一起;④以写过去为主,但也会写现在的事情,即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 字音识记 1. 重点字 驿站 ( yì ) 瞥见 ( piē ) 畸形 ( jī ) 教诲 ( huì ) 油光可鉴 ( jiàn ) 解剖 ( pōu ) 不逊 ( xùn ) 诘责 ( jié ) 匿名 ( nì ) 抑扬顿挫 ( cuò ) 绯红 ( fēi ) 发髻 ( jì ) 和蔼 ( ǎi ) 芋梗 ( gěng ) 杳无消息 ( yǎo ) 深恶痛疾 ( wù ) 挟 ( xié ) 2. 多音字 ( jiě ) 解剖 解 ( jiè ) 解元 ( xiè ) 浑身解数 ( wù ) 深恶痛疾 恶 ( ě ) 恶心 ( è ) 恶劣 ( yàn ) 难以下咽 咽 ( yān ) 咽喉 ( yè ) 哽咽 ( sù ) 食宿 宿 ( xiǔ ) 一宿 ( xiù ) 星宿 ( pá ) 扒手 扒 ( bā ) 扒车 字形辨识 畸 ( jī ) 畸形 绮 ( qǐ ) 绮丽 崎 ( qí ) 崎岖 诲 ( huì ) 教诲 晦 ( huì ) 阴晦 悔 ( huǐ ) 后悔 诘 ( jié ) 诘责 拮 ( jié ) 拮据 髻 ( jì ) 发髻 鬓 ( bìn ) 鬓角 词语积累 何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 绯红:鲜红。 畸形: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 正人君子:指品行端正的人。文中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托辞:找借口。 杳无消息:长时间没有一点消息。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抑扬顿挫:(声音) 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不逊:傲慢无礼。逊,谦虚。 斗乱:飞腾纷乱。斗,同“抖”。 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文中指考试不及格。 客死:死在异国他乡。 诘责:责问。 近义词辨析 深恶痛疾 ——— 恨之入骨 相同点:都有“对某人或某事痛恨”的意思。 不同点:“深恶痛疾”指厌恶、痛恨到了极点。“恨之人骨”只指痛恨到了极点。 辨析: 1. 他对那些人的装腔作势、虚情假意,简直 _____。 2. 他对那些盗伐国家森林的人 _____。 深恶痛疾 恨之人骨 迅速默读课文,梳理叙事线索。 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惜别、怀念) 为叙事线索。 (1)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4) 我就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