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时局图》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封建帝国已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历史现实,起到了警示钟的作用。 ·你知道图中动物分别代表哪些侵略者吗?你了解它的创作背景吗? 阶段特征 阶级 做出的努力 进步性 局限性 地主阶级抵抗派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开眼看世界 提出学西方,但未实践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运动”: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还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建成了新式海军 “器物变革”;中国早期现代化尝试;经济、军事、教育等近代化 无制度变革,破产 清政府 顽固派 “东南互保”、清末新政 客观利于中国近代化等 无制度变革 农民阶级 ①太平天国运动:建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②义和团运动:口号“ 扶清灭洋” 太平天国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湘淮系崛起,权力下移;义和团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 被中外联合;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狭隘(提不出科学、切实的纲领) 资产阶级维新派 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制度变革;思想启蒙;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无严密组织,皇帝无实权,急于求成等 1. 背景 材料1:“太平天国运动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 ———秦晖《看历史》2011年8月刊 材料3:鸦片贸易化暗为明,1842到1850年增加量一倍;洋布倾销狂潮紧接而起……这样有进无出,人民愈益穷困……使得两广地区骤然增加了百万失业之众。 ———傅乐成《中国通史》 传统民变的旧因素 中西碰撞的新因素 政治腐败,官吏搜刮民脂民膏; 土地兼并严重,人民流离失所; 自然灾害与战乱; 宗教组织引发官民冲突; 鸦片走私,白银外流,银贵钱贱;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农民破产; 战争赔款加重人民税负; 拜上帝教:西方基督教与中国宗教相结合的产物; 材料2:为支付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缴纳不出,则“吏役四出,鞭扑满堂,血肉狼藉”。 ———张远鹏《太平天国史话》 根本原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2.过程: 1851.1 金田起义 1851.9 永安建制 北伐西征 1856年 天京事变 ———(1851—1864年) 1853.3 定都天京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广西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军事鼎盛 1856—1959年 重建领导核心 1959年洪仁轩《资政新篇》 体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864年 天京陷落 一、太平天国运动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天朝田亩制度》 3.纲领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 核心: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解决土地问题。 内容:①土地分配:按人口和年龄分配土地; ②产品分配: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目标:构建四有二无的理想型社会 思考: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 争的思想结晶。 落后性: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目标,未超越封建主义范畴。 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资政新篇》 内容:政治:中央集权、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官员; 经济: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业; 社会: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