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7495

14《唐诗五首》跟踪学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190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唐诗五首,跟踪,学习,答案
  • cover
《唐诗五首》跟踪学习 基础锤炼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0分) (1)东皋薄暮望 薄: (2)徙倚欲何依 徙倚: (3)白云千载空悠悠 悠悠: (4)晴川历历汉阳树 历历: (5)芳草萋萋鹦鹉洲 萋萋: (6)长河落日圆 长河: (7)来从楚国游 从: (8)仍怜故乡水 怜: (9)水面初平云脚低 初: (10)几处早莺争暖树 暖树: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两人都是唐代诗人。 B.律诗一般为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依惯例要求对仗。 C.唐代诗人中,“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小李杜”是指李商隐、杜甫。 D.“日暮乡关何处是”中的“乡关”指家乡。 3.默写。(10分) (1)王绩《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 ”。 (2)崔颢《黄鹤楼》中既描写了在黄鹤楼所见的远景,又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感慨的诗句是“ , ”。 (3)王维《使至塞上》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 ”。 (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 , ”。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美景的诗句是“ , ”。 4.下列诗句中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2分) A.萧关逢候骑 B.长歌怀采薇 C.月下飞天镜 D.属国过居延 课内精读 (一)阅读《野望》,回答问题。(12分) 5.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要赏析。(3分) 6.尾联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7.诗歌的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B.颈联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C.首联“欲何依”化用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D.尾联由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情感,收束全诗。 (二)阅读《黄鹤楼》,回答问题。(10分) 9.赏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中两个叠词的表达效果。(4分) ★10.“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一联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请就其中的“景”与“情”作简要赏析。(4分) 1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旷荡和时间的邈远。 B.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诗中的“芳草”不光是自然界中的“芳草”,它已经成为经典的文学意象,古诗词中一提到“芳草”往往和离愁别绪有关。 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三)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10分) 12.“单车欲问边”中的“单”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3.有人认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描写的景色是孤独和悲伤的,也有人认为它描写的景色是雄浑和刚毅的,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简要分析。(4分) 14.诗人奉命出使边塞慰问将士,路上所见景物很多,为什么偏要写“蓬”“雁”?(4分) (四)阅读《渡荆门送别》,回答问题。(10分) 15.本诗题为“渡荆门送别”,有人认为“诗中无送别之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除”,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说明理由。(4分) ★16.有些同学在默写时会把“云生结海楼”中的“生”写成“升”,请向他们解释这里为什么用“生”。(4分) 1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用语简洁。 B.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