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教读引领课 《诫子书》 【学习内容】 教材:《诫子书》 丛书:《诫外甥书》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与层次。 2.反复诵读,从特殊句式中体会古代家训的教育智慧。 -课前小测- 1.掌握字音字形 夫君子之行 淫 慢 险zào 年与时chí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 (2)非学无以广才 (3)淫慢则不能励精 (4)险躁则不能治性 (5)意与日去 (6)静以修身 3.了解作家作品 《诫子书》是 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 为儿子所写的一封书信。 xíng 驰 yín 丧失 修养 增长 放纵 躁 连词,表示目的 三国 诸葛亮 明确,坚定 ? ? ? ? ? ? ? ? 一代名相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伐前,放心不下朝廷,写下了呕心沥血的《出师表》, 北伐中放心不下儿子,写下了《诫子书》。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了解一位父亲的殷殷期盼之情。 活动一:疏通文意,读出家书意味 我们首先要为8岁的诸葛瞻朗读信件,然后还要向他解释这封信的内容。现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依次完成这两个任务。 1.用“/”画出下列句子的正确停顿,熟读课文,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 2.疏通文意:借助课前预习单组内互相质疑解难,画出理解文意的重要文言词语,按照下面的示例完成三行对译。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告诫、劝勉 书信 行为操守 修身养性 宁静专一 学有所成 于是,就 的 没办法 明确志向 表目的 静心专一 才干 增长 立志 就 轻薄 修养 迅速逝去 重点句子: a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b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c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3.关注重要词句,用现代汉语翻译出这封信的内容。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丧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4.读出家书的音韵美 讲究对称之美是中华文化的审美特征之一。反复诵读课文,找出节奏感强又对称的句子,揣摩诸葛亮的口吻,大声吟咏,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 示例: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活动二:?反复诵读,梳理家书之理 1.作者开篇以“君子之行”的高标准要求儿子,告诫诸葛瞻修身养性,是人生的首要大事。请你在文中找出修身养性的方式,用原文的关键词来回答,并谈谈你的理解。 1.抓关键词,理解“君子之行” (1)作者开篇以“君子之行”的高标准要求儿子,告诫诸葛瞻修身养性,是人生的首要大事。请你在文中找出修身养性的方式,用原文的关键词来回答,并谈谈你的理解。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关键词 文中义 “我”的理解 “静” 摒除一切世俗杂念专聚精神。只有内心宁静,才能修养身心。 “_____” 1.抓关键词,理解“君子之行” 作者开篇以“君子之行”的高标准要求儿子,告诫诸葛瞻修身养性,是人生的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