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7875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课件

日期:2025-10-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488274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
  • cover
(课件网) 第五单元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写作 语言要连贯 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特征。要把一个或一类事物说清楚,首先要抓住其特征。回顾一下《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看看作者介绍赵州桥时是抓住哪些特征来写的。 对事物特征的把握,来自观察和比较。既要注意某一事物的总体面貌,也要观察其局部。事物大都有主体部分或关键部分,而这往往最能体现它的特征,观察时要特别留意。还要注意比较,例如同是图书馆,其外观、内部格局会有所不同,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把握住所要说明的图书馆的特征,就容易把文章写清楚了。 写作说明性文章,有时还要发现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比如,苏州林有一百多处,每处园林都有不同的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也各有特色似乎很难找到共同点。叶圣陶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他就抓住这一点,让读者对苏州园林之美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恰当引用资料,有利于说清楚事物的特征。这些资料包括数据、图表、历史文献、研究资料等。例如《中国石拱桥》里引用《水经注》的记载,说明石拱桥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进行说明时,列举了很多数据,使对象的特征更具体、准确。 有时还可以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说明方法,既突出事物的特征,同时也避免文章枯燥乏味。例如《中国石拱桥》开篇便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虽不是严格的定义,却一下就把石拱桥最明显的特征勾勒出来了。又如《梦回繁华》这样说明《清明上河图》节奏感极强的特征:“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以乐喻画,以简驭繁,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1. 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能够在观察和比较的基础上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2. 围绕事物的特征,灵活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 3. 养成仔细观察、善于辨别、勤于思考的习惯努力提高写作说明文的水平。 1. 认真观察和比较。 通过细致、反复、深刻的观察,用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感受事物,准确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另外要深入思考,将说明对象和类似的事物进行多方面比较,对掌握的有关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出异同。 2. 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 比如,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每处园林都有不同的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也各有特色,似乎很难找到共同点。叶圣陶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他就抓住这一点,让读者对苏州园林之美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有很多,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恰当地选用。例如《中国石拱桥》中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具有悠久的历史,引用了《水经注》的记载,用的是引用的说明方法;再如《苏州园林》中为了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将苏州园林里的亭台轩榭与其他地方的建筑进行比较,用的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一 利用下面的材料,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整理出一篇说明性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 300 字。 ① 新疆地区多山地、盆地,气候十分干旱,山地承接了较多的降水,成为干早大地上的一座座“湿岛”。这些水源因干早区的高温蒸发而大量丧失,为保护这些宝贵的水源,新疆各族人民创造出坎儿井这种利用地下水的巧妙方式。 ② 坎儿井,其实是一种井、渠结合,在地下引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它依据山势坡度,按引水路线在地面挖出许多竖井,并在地下将这些竖井连通成渠,使深层地下水逐渐转变成浅层地下水,在需要水的地方引出至涝坝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