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13* 与朱元思书 阅读 吴均 学习了《三峡》《短文两篇》相信你已经具备一定的山水品鉴力,请你作为山水品鉴官,品富春江奇山异水。 作者简介 吴均 (469-520),字叔庠 (xiáng),吴兴故鄣 (zhāng) (今浙江安吉) 人南朝梁文学家。 其诗清新流丽,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梁书》本传称“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常描写山水景物。 著有《齐春秋》《庙记》《十二州记》等。 文体解读 “与”,给予;“朱元思”,吴均的好友,点明人物;“书”,书信,点明体裁。 标题点明本文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的一封信。 背景探寻 现在我们读到的《与朱元思书》,一般认为并不是吴均写给朱元思之信的全文,而仅是作者描绘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雄奇秀丽景致的其中一段。但这段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文字,却成为一篇独立精美的写景短文,传诵至今。 必备知识 骈 文 骈文起源于汉代,六朝最为盛行,中唐以后渐趋衰落。有的骈文多用四字、六字成句,故称“四六文”。 句式上,以四六句为主,讲究对仗,两两相对;声韵上,讲究平仄,韵律和谐;语言上,多堆砌辞藻典故。代表作有王勃的《滕王阁序》、庾信的《哀江南赋》等。 字音识记 嘤 ( yīng ) 窥 ( kuī ) 鸢 ( yuān ) 缥碧 ( piǎo ) 急湍 ( tuān ) 轩邈 ( xuān miǎo ) 泠泠 ( líng ) 戾天 ( lì ) 横柯 ( kē ) 韵 ( yùn ) 经纶 ( lún ) 疏条 ( shū ) 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 (“转”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 窥谷忘反 (“反”同“返”,返回 ) 古今异义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古义:表示约数。今义:称赞;承认优点) 蝉则千转不穷 [古义:止,息。今义:生活贫困,缺少钱财 (跟“富”相对) ] 鸢飞戾天者 (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 经纶世务者 (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整理过的蚕丝,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 一词多义 天下独绝 ( 形容词,独一无二的 ) 绝 猿则百叫无绝 ( 动词,断、停 ) 直视无碍 ( 动词,没有 ) 无 猿则百叫无绝 ( 副词,不 ) 负势竞上 ( 动词,向上 ) 上 横柯上蔽 ( 名词作状语,在上边 ) 直视无碍 ( 副词,径直 ) 直 争高直指 ( 形容词,笔直 ) 词类活用 风烟俱净 ( 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尽、散净 ) 任意东西 [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漂流) ] 猛浪若奔 (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 负势竞上 (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 互相轩邈 ( 形容词用作动词,“轩”往高处伸展;“邈”往远处伸展) 文言句式 省略句 (1) 急湍甚箭 [ 句中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 (2)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其前省略主语“高山”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都消散干净。俱,全、都。净,消尽、散净。 同样的颜色。 (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从,跟、随。 意思是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东西,向东或向西(漂流)。 从。 表示约数。 独一无二。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没有一丝风,烟雾都消散干净,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乘船) 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浅青色。 即“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江水都是浅青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一望到底。 湍急的江水比箭还快,汹涌的巨浪就像飞奔的骏马。 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