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11 三峡 阅读 郦道元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描写的是哪里 三峡 今天,我们就跟随郦道元一起来欣赏一下 1500 多年前的长江“三峡”之景吧! 作者简介 郦道元 (约 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他酷爱自然,注重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著有地理著作《水经注》,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文题解读 三峡,瞿( qú )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两岸悬崖绝壁,江流湍急,是世界闻名的大峡谷之一。 题目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和内容。 必备知识 山水游记 概念:古代散文的一个分支。主要写登临山水的见闻观感,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也兼以抒情、议论,表现作者的才识和思想。 主要特点:以描山画水、传达山川神貌为主;同时在描写见闻中又包含着作者的独特感受,常常熔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 字音识记 郦道元 ( lì ) 阙处 ( quē ) 叠嶂 ( zhàng ) 襄陵 ( xiāng ) 曦月 ( xī ) 沿溯 ( sù ) 素湍 ( tuān ) 绝 ( yǎn ) 长啸 ( xiào ) 属引 ( zhǔ ) 飞漱 ( shù ) 通假字 略无阙处 (“阙”同“缺”,空隙、缺口 ) 古今异义 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今义:或许,也许) 虽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良多趣味 (古义:甚,很。今义:好) 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 ( 文中是“在”的意思 ) 自 自非亭午夜分 ( 连词,表假设,如果 ) 沿溯阻绝 ( 动词,隔断 ) 绝 哀转久绝 ( 动词,停止,消失 ) 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 (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 每至晴初霜旦 ( 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 回清倒影 ( 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 空谷传响 ( 名词用作状语,从空旷的山谷中 ) 文言虚词 其间千二百里 ( 指示代词,这 ) 春冬之时 ( 助词,的 ) 文言句式 1. 倒装句 飞漱其间 [ 状语后置,应为“(于)其间飞漱”] 2. 省略句 (1) 清荣峻茂 (“清”“荣”“峻”“茂”前分别省略了“水” “树”“山”“草”) (2) 有时朝发白帝 (“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在 在略无,完全没有。 阙,同“缺”空隙、缺口, 直立似屏障的山峰 如果不是 正午 半夜 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在三峡的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重叠的山峰直立似屏障,遮天蔽日,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宜,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水漫上山陵。襄,冲上、漫上。陵,山陵。 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或,有时。王命,君王的命令。宣,宣布,传达。 古城名,故址在今重庆奉节东瞿塘峡口。 古城名,在今湖北荆州。 虽,即使。奔,这里指飞奔的马。御风,乘风飞行。 没有这么快。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宜,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到了夏天的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行。 有时君王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乘风飞行,也没有这么快。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