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单元 《红岩》 整本书阅读 《红岩》一出版,就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应。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共产主义教科书,无论是所反映生活的广度,思想上所达到的深度和所发挥的艺术感染力量,都有巨大的成就。 ———孔罗荪、李子云 你一定知道江姐吧 这位面对敌人的毒刑拷打坚贞不屈的共产党员,给几代中国人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她的那句“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更是令无数读者心潮澎湃。 江姐就是长篇小说《红岩》中的人物之一。这部小说是罗广斌、杨益言以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为基础创作的,讲述了重庆解放前夕,重庆的地下党人与垂死挣扎的黑暗势力英勇斗争的故事。 在黎明前的至暗时刻,共产党人坚持以《挺进报》为阵地,宣传革命思想;组织罢工、罢课,支持解放战争;组织群众抗丁抗粮,粉碎反动派炸毁城市的图谋。其中最为惊心动魄的,是被捕的地下党人在秘密监狱 (渣滓洞和自公馆) 这一特殊战场上进行的反压迫、争自由的斗争。作品中种种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让人激动不已,而贯串其中的革命精神更令人无比景仰。 《红岩》成功地刻画了一批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除了江姐,还有许云峰余新江、齐晓轩、刘思扬等,他们“相信胜利,准备牺牲”,是中国人心目中永远的英雄。在革命斗争中,他们舍己为人,互相支持,体现出的同志间的情谊与他们的高贵品质、革命气节一样,让人备受感动。在他们面前,凶残狡诈而又色厉内荏的叛徒和特务是那么丑恶、可鄙。 阅读这部红色经典作品,让我们一起学习共产党人“在烈火中永生”的光辉事迹,倾听英雄们散发着理想光芒的掷地有声的话语,感受先烈们不畏艰险、无惧牺牲的革命情怀。在感动之余也要思考: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先烈的遗志 应该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简介 罗广斌 (1924-1967),中国现代作家。1945 年加入中共地下党领导的革命外围组织“民青社”。1948年3月由江竹筠、刘国志介绍人党;同年9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先后被囚禁在重庆渣滓洞和白公馆。1949年11月27日越狱脱险。后与杨益言合著长篇小说《红岩》。 杨益言 (1925-2017),中共党员。曾在同济大学读书,因参加反美反蒋的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1948 年 8 月被特务机关逮捕,因禁在重庆渣滓洞。 创作背景 《红岩》的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曾于 1948 年先后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并被囚禁在重庆集中营。他们和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共同经历了那些惊心动魄的斗争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把这里的斗争告诉后代”,他们在叙写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和艺术概括,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 内容概述 《红岩》着重描写了重庆集中营中的敌我斗争,生动地讲述了革命者为迎接全国的解放,彻底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殊死斗争,真实地再现了重庆解放前夕,重庆的地下党人与黑暗势力进行最后决战的艰难,揭露了敌人的极端凶残,歌颂了革命战士为真理而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精神。 艺术特色 1.人物塑造立体鲜明。 如江姐的冷静刚毅与温柔的母性相结合,许云峰的深谋远虑与敢于牺牲等,他们既是革命理想的化身,又具有真实的人性光辉。另外,《红岩》对反面人物的刻画也很成功。它摒弃了简单化、漫画化、脸谱化的写法,而是极力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着重从矛盾冲突和人物关系中解剖他们的灵魂,揭示他们的反动本质。 2. 多线并进的宏大格局。 小说巧妙地将狱内斗争、城市地下活动、农村武装斗争三条线索交织在一起,这种叙事结构不仅生动地呈现了局部斗争的残酷与激烈,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革命者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又通过三条线索的相互呼应,暗合了解放战争全局的胜利趋势,让读者从宏观的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