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8598

第8单元 第23讲 人民解放战争(课件 学案 练习)2026届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一轮复习

日期:2025-10-1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31336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一轮,编版,统编,历史,高中,2026届
    第23讲 人民解放战争 ● 重点问题·突破 【核心概念】 对点演练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处于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向富农让步并保障一切地主必需生活,其目的在于扩大反蒋的统一战线,支援解放战争,C项正确;右倾思想表现为过分保守,思想落后于时代和形势的发展,而材料中的指示不符合右倾思想特点,排除A项;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于1946年1月,1946年8月时全面内战已经爆发,排除B项;材料中的指示是为了扩大反蒋的统一战线,而不是保证解放区的经济建设运动,排除D项。 【重点探究】 探究主题一 (1)根本目的:维护其独裁统治。本质:“假和平、真内战”。借谈判拖延时间,为发动全面内战作准备;借谈判之机,诱使中国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 (2)目的:缓兵之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企图划江而治。 探究主题二 (1)原因:官僚资本的压迫;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2)说明:实现“耕者有其田”;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选考命题·探究 【真题密接】 1.C [解析] 本题考查重庆谈判。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得到了民主人士和当时舆论的赞扬,说明他们都赞同国共两党和平谈判,建立新的联合政府,即国家重建成为国人的共识,故选C。国共力量出现逆转是在三大战役以后,排除A;民主人士是称赞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勇气,并不代表他们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排除B;重庆谈判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当时民族矛盾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排除D。 2.D [解析] 材料“他们的事业,就是中国人民大众的事业,就是全人类的事业”中的“事业”是和平建国的事业,社会各界纷纷表示哀悼,说明当时中国社会各界期盼国家实现和平民主,D项正确;这一时期抗战已经结束,排除A项;国民党要员也表示了哀悼,因此B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国民党要员也表示哀悼,但是并不希望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排除C项。 3.D [解析] 根据材料“吃八路,穿八路,住八路”“好日子是毛主席给的”“我得报恩”可知,老百姓感恩中国共产党,结合所学,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解放,D项正确;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排除A项;减租减息政策是全国抗战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排除B项;国民党统治危机包括经济、政治困局等,材料仅仅呈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改革的效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得民心、扩大群众基础的一面,国民政府陷入统治危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 4.C [解析] 据题干“书籍与报纸不同,暂时除没收国民党书店以外,可一概放任,遇有反动书籍可个别进行干涉,暂时不必普遍立条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批示有利于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C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批示适应了当时革命的需要,排除;材料未体现国民党的文化专制主义,排除B项;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排除D项。 5.B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前夕的经济政策。题目材料“私营工厂的工人”“从国家方面讲他们是主人”,意在说明工人政治地位的提高,据材料信息无法看出北京市“对民族资本家妥协退让”,故A项错误;材料既肯定工人政治地位的提高,又承认资本家在工厂“指挥”的合法性,结合时间“1949年3月”和所学可知,B项正确。材料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接管私营企业无关,故C、D两项错误。 6.B [解析] 根据材料“因各解放区分歧较大,该文件最终未成为正式决定,代之以一系列细致且分门别类的具体指示”可知,每个解放区具体问题和情况不同,因此中共中央最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文件政策指示,而是代之以具体细致且分门别类的具体指示,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B项正确;统一战线强调团结一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