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8989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4.1 十五从军征 课时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1-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323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1
  • cover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4.1 十五从军征 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 1.《十五从军征》的时代背景最有可能是(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 2.朗读《十五从军征》全诗,整体的朗读情感基调应是( ) A.欢快喜悦 B.激昂振奋 C.悲伤凄凉 D.平淡自然 3.朗读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一句时,语速和语调应如何把握?( ) A.语速加快,语调上扬 B.语速加快,语调下降 C.语速减慢,语调上扬 D.语速减慢,语调下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 4.《十五从军征》选自 ,由 郭茂倩编写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的作品。 A.《乐府诗集》 B.《诗经》C.宋朝 D.唐代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5.《十五从军征》理解型默写 (1)《十五从军征》中揭露汉代兵役不合理的诗句是: , 。 (2)《十五从军征》中写近景(极其荒凉)的诗句是: , 。 (3)《十五从军征》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 , 。 (4)《十五从军征》诗中和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5)《十五从军征》老兵来到已经不成其为“家”的家中,见到这样一幅破败荒凉的画面: , 。 , 。 (6)《十五从军征》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 , 。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5小题) 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简要分析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7.(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的作用。 (2)有人说诗歌中“乡里人”看似答非所问的回答,却有很强的艺术表达效果,请你简要分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8.赏析“八十始得归”中“始”字的妙处。 9.本诗中的“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与《梁甫行》中的“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都写到了动物,它们在写法上有何共同妙处?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0.回家———问路——— ——— ———流泪 1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兔从”到“中庭”四句,由远及近,侧面写出主人的家荒凉破败的景象,控诉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毁灭。 B.诗人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开篇,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含蓄点出了战争周期之长和当时百姓兵役之繁重。 C.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老兵“出门张望,老泪纵横”这一动作细节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老兵心中的悲凉之感。 D.全诗以老兵回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满怀希望———希望落空———彻底失望———悲哀流泪,有波澜有起伏,且引人深思。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