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9076

第2章 章末强化练(课件 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日期:2025-10-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97647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生物技术,必修,选择性,2019,生物学,人教
    章末强化练(二) 1.A [解析] 外植体一般取自分裂能力强的分生组织,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A符合题意;幼龄动物细胞分化程度低,分裂旺盛,对其进行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B不符合题意;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用它作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C不符合题意;植物的根尖、茎尖、芽尖部位几乎不含病毒,因此采用茎尖、根尖等组织培养得到的脱毒植物可提高产量和品质,D不符合题意。 2.A [解析] 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①是外植体消毒接种,②是脱分化,③是再分化,其中②③过程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②是脱分化,③是再分化,②③过程中培养基的激素种类相同,均为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但其浓度、比例不同,C错误;将基因型为AAaa的四倍体植株花药进行题图所示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为四倍体,D错误。 3.C [解析] 处理动物组织应用胰蛋白酶或者胶原蛋白酶使之分散为单个细胞,A错误;甲型H1N1流感病毒要用活细胞培养,B错误;原代培养指动物组织经过剪碎、酶处理后进行的初次培养,C正确;在细胞传代培养过程中,对于贴壁细胞需要重新用胰蛋白酶等处理,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而悬浮细胞无须用酶处理,D错误。 4.C [解析] 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A正确;给幼犬注射CPV后,会激发体液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若 CPV抗体检测呈阳性,说明小鼠体内已经产生了相应的B淋巴细胞,B正确;经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并不都符合人们需要,还需经过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抗体阳性检测,筛选出能分泌CpvMcAb的杂交瘤细胞,C错误;对杂交细胞培养时,需要无菌无毒环境,且温度、气体环境等要适宜,D正确。 5.D [解析] 次级卵母细胞只能进行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此时遇到精子完成受精,次级卵母细胞才被激活完成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并释放第二极体,A错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或雌、雄原核作为受精的标志,B错误;囊胚期的细胞开始出现分化,形成内细胞团和滋养层,该时期内细胞团的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C错误;在胚胎发育的早期,细胞会在透明带里面进行分裂,到囊胚期,随着囊胚进一步扩大,导致透明带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D正确。 6.D [解析] 遗传背景相同的克隆猴与人的亲缘关系更近,比模型小鼠更适合作为研究人类疾病的模型动物,A正确;猴乙的卵母细胞应在体外培养到MⅡ期,此时细胞质中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然后再去除其细胞核,进行核移植,B正确;用电融合法可以使体细胞和去核卵母细胞融合,C正确;克隆猴的遗传物质与重组细胞相同,重组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由猴甲提供,部分存在于细胞质,由猴乙提供,而受体猴丙为代孕母猴,不影响克隆猴的遗传物质,因此甲、乙、丙三只猴对克隆猴遗传物质的贡献值大小是甲>乙>丙,D错误。 7.B [解析] 甲途径表示的是有性生殖过程,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和生活力,A正确;途径乙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途径丙的原理是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原理不相同,B错误;途径丙新个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提供细胞核的个体,部分来自受体细胞细胞质,C正确;途径乙在培养体细胞的过程,细胞增殖的过程中会发生基因突变,可能会产生突变体,D正确。 8.B [解析] 精子获能后,与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进行受精,A错误;据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20 μmol/L的柠檬苦素处理后的卵裂率、囊胚率和囊胚内总细胞数均有所增加,而凋亡细胞比率有所降低,说明20 μmol/L的柠檬苦素可以提高体外受精后胚胎的发育潜力,B正确;卵裂时进行的是有丝分裂,C错误;为获得同卵多胎,可对囊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D错误。 9.A [解析] 成体干细胞具有组织特异性,只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