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高中2025届高三第三轮适应性考试(7) 化学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K-39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1月22号,河南博物院、郑州博物馆推出了“太平。如意———河南博物院藏明清珍宝展”,希望大家在欣赏珍宝的同时,了解中国吉祥文化,感悟中国古代工匠精神,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瑞瓷纳福”所用瓷器属于硅酸盐材料 B. “金银同辉”属于合金材料 C. “吉象雅珍”所用象牙的主要成分羟基磷灰石属于有机物 D. “玉意嘉祥”属于硅酸盐材料 2. 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 A. 形成过程: B. 苯的实验式:C6H6 C. 考古时用于测定文物年代的碳核素: D. H与Cl成键时轨道相互靠拢: 3. 汽车尾气的治理是减轻空气污染的有效途径。科学家研究发现TiO2的混凝土或沥青可以适度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其原理如下。下列关于“消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部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B. 1 mol比1 mol羟基(-OH)多9NA个电子(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C. 使用纳米TiO2,产生的光生电子和空穴更多,NOx消除效率更高 D. 消除总反应为:4NOx+(5-2x)O2+2H2O4HNO3 4. 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Ⅰ除去苯中的三溴苯酚 B. 用装置Ⅱ证明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C. 用装置Ⅲ证明不同浓度硝酸还原产物可为NO、NO2 D. 用装置Ⅳ制备并较长时间观察到Fe(OH)2 5. 化合物Z是一种药物中间体,其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 X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B. 可以用溴水鉴别X、Y C. Y、Z均存在顺反异构体 D. Z的一氯代物有7种 6. 化合物可作肥料,所含的5种元素位于主族,在每个短周期均有分布,仅有Y和M同族,且Y的原子半径小于M。Y的基态原子价层p轨道半充满,X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X与M同周期,E在地壳中含量最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Y>E>Z B. 简单氢化物沸点: C. 第一电离能: D. 和空间结构均为三角锥形 7. 下列有关物质的工业制备反应错误的是 A. 酰胺在稀盐酸中水解: B. 溶液渗透到含的矿层中生成CuS: C. 制阿司匹林: D. 电合成己二腈: 8. 物质结构决定性质,进而影响用途。下列结构或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结构或现象 解释 A Mg(OH)2不溶于氨水,Cu(OH)2溶于氨水 Cu2+能与NH3形成配合物,Mg2+不能与NH3形成配合物 B 水流能被静电吸引,CCl4不能 水分子中有少量H+和OH- C 细胞膜双分子层头向外,尾向内排列 细胞膜是磷脂双分子层,且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 D 键角:PF3小于PCl3 电负性差异 A. A B. B C. C D. D 9. 实验小组用“W”形玻璃管等微型装置(下图)进行实验以验证的性质,① ④处的试剂分别为固体、品红溶液、酸性溶液、酚酞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处出现气泡,体现了的氧化性 B. ②处溶液褪色,用酒精灯加热后红色不复原 C. ③处、④处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D. ①处试剂换为溶液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10. 单乙醇胺(MEA)捕获的反应为,在催化剂I和II的作用下,该反应均需经历“吸附-反应-脱附”过程,能量变化如图(*表示吸附态)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使用催化剂II更有利于捕获 B. 除吸附与脱附外,两种反应历程均分2步进行 C. 使用催化剂I比使用催化剂II放出的热量更多 D. 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