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9909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滨城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5-10-0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8887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南省,解析,试题,化学,月月,学期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B B C B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A C B A 1.D 【详解】A.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由能量图可知X(g)能量低于Y(g),稳定性:X >Y,故A错误; B.反应是否需要加热与反应吸热或放热无关,吸热反应可能无需加热,故B错误; C.焓变ΔH=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所以该反应ΔH=(E1-E2) kJ/mol,故C错误; D.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为吸热反应,图示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正确; 选D。 2.B 【详解】A.该装置缺少玻璃搅拌器,A错误; B.温度计用于测量溶液温度,水银球应浸没在溶液中以准确读数,B正确; C.温度计是测量工具,不能用于搅拌,否则易损坏仪器,应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C错误; D.碎泡沫塑料和碎纸屑均具有保温作用,可用碎泡沫塑料替代碎纸屑增强保温效果,D错误; 故选B。 3.C 【详解】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充入1molCO(g)和1molH (g),无法完全转化为反应物,实际放出热量小于(b-a)kJ,A错误; B.由能量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b-a)kJ·mol ,B错误; C.化学反应中,断裂反应物化学键需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化学键需释放能量,故反应过程中既有能量吸收又有能量释放,C正确; D.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改变反应的焓变,(b-a)为焓变值,加入催化剂(b-a)不变,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已知一个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物总的键能减去生成物总的键能,则反应的反应热=6E(P-P)+5E(O=O)-4E(P=O)-12E(P-O)=6×198kJ/mol+5×498kJ/mol-4x-12×360kJ/mol=-2982kJ/mol,解得x=585,故答案为:B。 5.B 【详解】A.根据盖斯定律,左上角(S(s)+3F2(g))到左下角(SF6(g))的路径:左上角→右下角(ΔH5)+右下角→左下角(ΔH3),总焓变等于直接路径ΔH4,故ΔH4=ΔH3+ΔH5,A正确; B.ΔH2为3F2(g)→6F(g)的焓变(键能,正值),ΔH5为S(s)→S(g)(升华焓,正值)+3F2(g)→6F(g)(ΔH2)的总焓变,即ΔH5=ΔH升华+ΔH2,故ΔH2-ΔH5=-ΔH升华(负值),则(ΔH2-ΔH5)<0,B错误; C.反应S(g)+3F2(g)=SF6(g)可由路径:右上角(S(g)+3F2(g))→右下角(S(g)+6F(g),ΔH2)+右下角→左下角(SF6(g),ΔH3)实现,由盖斯定律得ΔH=ΔH2+ΔH3,C正确; D.ΔH3为S(g)+6F(g)→SF6(g)的焓变,即形成6个S-F键的总放热,ΔH3=-6E(S-F),故已知ΔH3可计算S-F键键能E(S-F)=,D正确; 故选B。 6.C 【详解】A.燃烧热是指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1 mol CO的燃烧热ΔH=-283 kJ/mol,A错误; B.若改为,由于液态水汽化需要吸收热量,导致反应③的总ΔH需额外吸收液态水汽化的热量,ΔH会增大,B错误; C.0.2 mol按③反应,吸收热量为0.2×216=43.2 kJ,C正确; D.反应①每生成1 mol放热650 kJ,反应②每生成1 mol放热283 kJ,放热更多,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已知制取的反应过程如下:① ,故第一步反应为吸热反应,这一步的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D项错误;② ,故第二步反应为放热反应,这一步的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C项错误;根据盖斯定律,将这两个反应的反应热相加可得总反应的,总反应为吸热反应,总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 ,A项错误。 故选B。 8.C 【详解】A.根据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A错误; B.反应2为,28g CO的物质的量为1mol,2mol CO完全燃烧放出566.0kJ能量,则1mol CO完全燃烧放出283.0kJ能量,B错误; C.由图可知,反应1:,反应2:,反应1+反应2得。反应3为,是上述反应的逆反应,故,C正确; D.反应1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