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0448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18173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2024-2025,年高,三下
  • cover
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检测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陕西矿产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收藏商覃父癸铜爵的熔点比纯铜高 B. 榆林有优质的环保动力煤和化工用煤,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C. 秦始皇兵马俑的主体材料是黏土,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D. 咸阳乾陵石刻群中的石质高浮雕鸵鸟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2.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 B. 反-2-丁烯的球棍模型: C. 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D. 激发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3. 上海高研院通过调控的孔道结构和表面活性位构型,成功实现了电催化直接转化成乙醇,阿伏加德罗常数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个乙醇分子所占有的体积约为 B. 电催化过程中,每生成乙醇,转移电子数目为 C. 与的空间构型都是直线形 D. 电催化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甲酸与苯甲酸互为同系物 4. 下列装置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A.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制备少量氧气 B.实验室制备乙烯 C.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 D.除去乙酸钠中混有的少量乙醇 A. A B. B C. C D. D 5. 在一定条件下可用含催化剂将甲烷氧化成甲醇,其部分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热:步骤1<步骤2 B. 该过程中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C. 逆反应的活化能:步骤1>步骤2 D. 化学反应速率:步骤1<步骤2 6. 某药物的结构如下图,下列对该药物的结构和相关性质认识正确的是 A. 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和4种官能团 B. 分子中最多有27个原子共平面 C. 分子中杂化轨道类型为和的两种碳原子数目之比为 D. 该药物分别与足量、溶液反应,消耗两种试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7.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可组成结构如图的某化合物。的内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中,轨道与轨道电子数之比为,和能形成两种室温下常见的液态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B.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第族 C. 、、分别与形成的最简单分子的键角: D. 、、三种元素既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又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8. 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或现象 A 证明淀粉水解有葡萄糖生成 将淀粉和稀硫酸混合,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待溶液冷却后,加入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B 确定某钠盐为 向某钠盐中滴加稀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C 验证勒夏特列原理 向水溶液平衡体系(红色)中,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 比较氧化性强弱: 将硫酸酸化的滴入溶液中,再滴入溶液,溶液变红 A. A B. B C. C D. D 9. 下列实验过程中的颜色变化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正确的是 A. 新制氯水中加入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 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氢碘酸,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固体溶解,溶液变棕黄色: C 硫氰化铁溶液中加溶液,溶液血红色褪去,产生红褐色沉淀: D. 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10. 多核配合物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中心原子(离子)的配合物,在抗肿瘤药物、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下图为Co(Ⅱ)双核配合物的内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