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079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7课 斑羚飞渡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12565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7课,斑羚
  • cover
课件23张PPT。 斑羚飞渡作者:沈石溪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2.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叙述与具体生动的描写。 3.感悟斑羚在危急关头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激发真实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走近作者: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1952年生于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1975年当兵,历任新闻干事和宣传部长。1980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作品多次获奖。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逞能( ) 恍惚( ) 甜腻( )娴熟( ) 苍穹( ) 对峙( )悲怆( ) 进退维谷 一尘不染( )略胜一筹( ) 眼花缭乱( ) 秩序井然( ) 迥然不同( )参差不齐( )( ) 一、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听课文录音,标段号,勾画生字词。 2.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和工具书,查找、识记生难字词。 3.用简明语句概述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请用一句话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记叙了斑羚群陷入绝境时求生、飞渡自救的全过程。 4.理清故事主要情节。 明确:文章以斑羚飞渡的惊人之举为基本内容,文章首先交待“飞渡”的原因:七八十只斑羚被猎人逼到了伤心崖,然后描写老斑羚舍生忘死,拯救危亡。接着详写了老斑羚们用自己的身躯托起年轻斑羚生命的壮举。结尾抒发了由老斑羚的壮举引发的感慨。 5.按故事的发展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属于故事的起因开端,写一群斑羚被逼到伤心崖的绝境上。 第二部分(3—15段):属于故事的发展高潮,写斑羚惊险飞渡,牺牲一半,保全了另一半。 第三部分(16—17段):故事的结局,写镰刀头羊悲壮地走向死亡,走向灿烂。二、重点赏析,探究写法 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然后交流讨论。 1.文章从哪里可以看出斑羚已陷入绝境? 明确:“狩猎队分成好几个小组,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七八十只斑羚逼到戛洛山的伤心崖上。”开头设置了悬念,“逼”“伤心”等暗示斑羚将无路可逃。“隔河对峙的两座山峰相距约六米,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能一跳跳过六米宽的山涧的超级斑羚还没有生出来呢”,从这些描写中都可看出斑羚群已无路可逃。2.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的斑羚有怎样的表现? 结合文中语句分析。 明确:开始是惊慌和无助,如“一片惊慌,胡乱蹿跳”。过了一会儿,渐渐安静下来,期待有办法摆脱困境,如“所有的眼光集中在一只身材特别高大、毛色深棕油光水滑的公斑羚身上,似乎在等候这只公斑羚拿出使整个种群能免遭灭绝的好办法来”,写出了斑羚群的期待。当镰刀头羊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时,“斑羚群又骚动起来”。彩虹出现,斑羚产生幻觉,如“灰黑色的母斑羚举步向彩虹走去,神情恍惚”。镰刀头羊迅速作出决策,发出吼叫,唤回了灰黑色的母斑羚。斑羚群自动分为两拨。然后,一对对斑羚成功飞渡,牺牲一半,保全了另一半。3.七八十只斑羚,有三四十对,作者怎样描写这次飞渡的? 明确:作者采用详写一对,略写其他的方法,清楚而重点突出地写出了这群斑羚飞渡的情景。“老斑羚”和“半大斑羚”的试跳情景写得特别详细,从时间上说,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情,作者用大段文字细细叙述。叙述中又加进作者设置的悬念,再写飞渡情景,更出人意料,产生惊心动魄的效果。 沈石溪4.课文中多次写到彩虹,画出文中有关彩虹描写的内容,朗读体会,看看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5段描写了彩虹,渲染一种神秘色彩,并推动情节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启示。 第11段又提到彩虹,烘托飞渡的气氛,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 第16、17段写镰刀头羊走向彩虹,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宁死不屈飞渡成功舍己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