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 第三单元 物质的分散系 胶体和胶体的性质 1.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 m(或1~100 nm)。 2.胶体的分类:胶体的种类很多,按照分散剂状态的不同,可分为气溶胶、液溶胶和固溶胶。 3.胶体的性质: ①胶体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②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③胶体均一、较稳定、通常透明。 ④胶体有较强的吸附性,遇悬浮性颗粒、电解质等能产生沉降。 ⑤部分胶体分散质粒子带有电荷,但胶体总体不带电。 4.胶体的应用: ①某些含Al3+或Fe3+的化合物可作净水剂。 ②金属、陶瓷、聚合物等材料中加入固态胶体粒子,可以改善材料的耐冲击强度、耐断裂强度、抗拉强度等机械性能,还可以改善材料的光学性质。 ③胶体金属氧化物分散到玻璃中可制成有色玻璃。 ④医学上用高度分散的胶体来检验或治疗疾病。 ⑤火药、炸药等需要制成胶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冶金矿业中的选矿,石油原油的脱水,塑料、橡胶及合成纤维等的制造都会用到胶体。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 类别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定义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化合物类型 强酸、强碱、大多数的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 非金属氧化物(H2O除外)、大多数的有机物等 通电时的现象 溶于水或熔融时能导电 溶于水和熔融时都不能导电 实例 H2SO4、NaOH、Na2CO3、CaO等 C2H5OH、SO3、NH3、CH4等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1.几种液体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 <10-9 m 10-9~10-7 m >10-7 m 分散系外观 均一、稳定、透明 均一、介稳性、透明 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 滤纸透过性 能 能 不能 半透膜透过性 能 不能 不能 丁达尔效应 没有 有 没有 举例 食盐水 Fe(OH)3胶体 泥水 2.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1)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垂直于光线的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该现象叫丁达尔效应。 (2)丁达尔效应产生的原因:胶体分散质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3)丁达尔效应的应用:可以用来区别胶体与溶液。 3.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 (1)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0-9~10-7 m 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小于10-9 m的分散系为溶液。 (2)根据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无丁达尔效应。 (2025·湖北恩施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阶段练习)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图Ⅰ、图Ⅱ接好线路进行化学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Ⅰ中灯泡不亮、图Ⅱ中灯泡发亮 B.MgCl2溶液是电解质 C.MgCl2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D.MgCl2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导电 图Ⅰ 图Ⅱ B MgCl2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导电,故图Ⅰ中灯泡不亮,MgCl2在溶液中能电离,生成能够自由移动的Mg2+和Cl-,故图Ⅱ中灯泡发亮,A正确;MgCl2溶液是混合物,MgCl2属于电解质,B错误;MgCl2属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C正确;MgCl2属于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导电,D正确。 图Ⅰ 图Ⅱ 鸡蛋清“溶液”属于胶体。下列关于鸡蛋清“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鸡蛋清“溶液”中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约在10-9~10-7 m之间 B.鸡蛋清“溶液”中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C.鸡蛋清“溶液”煮沸后仍然有丁达尔效应 D.溶液和胶体是分散系,而浊液不是分散系 A 鸡蛋清“溶液”属于胶体,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约在10-9~10-7 m之间,A正确;鸡蛋清“溶液”中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纸,B错误;鸡蛋清“溶液”煮沸后不再是胶体,因此没有丁达尔效应,C错误;溶液、胶体、浊液都是分散系,D错误。 下列几个方面不能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