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概论) 哲学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论)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吸收外来) 第九课面向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未来)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 文化观 文化 理 论 基 础 拓展和应用 必修4《哲学与文化》知识结构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价值观 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第二课) 主要讲物质、运动、规律、意识的主要内容 回答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第三课) 主要讲联系、发展、矛盾的主要内容 回答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第四课) 主要讲实践、认识、真理的主要内容 马哲 辩证 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回答人类社会起源、本质与发展(第五课) 回答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第六课) 必修4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至六课)的知识结构 唯物辩证法 总特征: (基本观点) 联系3.1 发展3.2 (构成、引起) 根 本 内 容 根 本 动 力 矛盾3.3 实质和核心: (根本观点) 1.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2.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世界是物质的,也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 一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 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联系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系统优化的方法 发展的实质 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量变质变) 事物发展的前途和道路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普特关系)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 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P31-36 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并勾画标注。 1.发展的特点、实质? P32-1\2 2.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 P32-2 3.如何区分新旧事物? P33“相关链接” 4.为什么新事物必然会战胜旧事物? P32-2 5.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是什么?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P33-34 6.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原理? P34-35 7.辩证否定的实质、特点? P34-3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一目 植物的进化 无 生命物质 有生命物质 人 高级 低 级 单 细 胞 藻 类 多 细 胞 藻 类 蕨 类 植 物 种子植物 动物的进化 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 低等鱼类出现 类人猿出现、人类出现 古代两栖类出现 爬行类动物出现 鸟类、高等哺乳类出现 生物的进化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P32-1 1.发展的特点:普遍性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新的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新时代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一般发展过程 低级 高级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特点:普遍性 P32-1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 不知 知之不多 知之较多 知 浅 深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特点:普遍性 P32-1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人的出现 自然界是发展的 (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 人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