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5121

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课件(28张PPT)

日期:2025-10-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15527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实践中,求和,发展,真理,课件,28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一目 真理是客观的 夏明翰 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什么是真理? 我们应该如何去追求和发展真理呢? 情境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真理 谬误 相符合 不符合 认识 客观对象 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P54 1、真理的含义 形式 内容 对象 性质 真理和谬误有严格的界限 认识、真理、谬误? 月球上有生命。嫦娥和玉兔住在月球的广寒宫中。 月球上没有生命。是一个荒凉的星球,没有水和空气。 为什么会产生不同认识? 这两种认识能不能同时正确、都是真理? 2.真理的特点 Q1: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一元性)。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认识有主体差异性) Q2:对同一确定对象有多个认识,是不是每个认识都是真理? 注意:真理是内容上的一元性与形式上的多样性的统一。 (即真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真理的一元性,是就真理的客观内容而言的。 (2)从其表现形式看,真理又是多样的,它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不同的理论形式来表达,但它们在内容上都是对同一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 (1)真理的最基本属性———客观性 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启示: ①真理是客观的,要坚持真理; ②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要勇于追求真理。 2.真理的特点 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②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反映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及规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注意: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真理是因为“有用”才“真”,还是因为“真”才“有用”? 思考 真理一定有用,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 真理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是正确的,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不能以“有用性”来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有用即真理,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小结1:真理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 方法论 真理只有一个,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第二目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真理的特点 太空 失重条件 圆周运动 地面 重力条件 往复摆动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是有条件的 强调空间(即某一领域、某一层面)的限制,强调真理不能超越一定的空间条件和范围 ①“武松打虎是英雄” ②“造反有理” 辨析:这些认识是真理吗?这体现了真理怎样的特点? 古代:打虎为民除害,是英雄; 现在:老虎是保护动物,打虎是违法犯罪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 2.真理的特点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 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出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变成谬误。 要一切以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