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5.2 社会历史的发展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01 02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本框内容: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历史的发展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第一目 解读总书记这个“临时”之举 2021年5月13日下午,习近平在赴河南省渠首考察途中临时下车,走进一处麦田察看小麦长势。看到丰收在望,习近平说: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 探究问题:习近平在赴渠首考察途中临时下车,走进一处麦田察看小麦长势。总书记这个举动,有何深意 那么习近平总书记为何这么重视粮食的生产工作呢?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很大,地位举足轻重。总书记这个“临时”之举,体现了对粮食问题的高度重视。 生产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 (1)地位: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解决吃、穿、住、行等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 吃 穿 住 行 (2)作用: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形态的更替。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 人类要创造历史首先就要生活 01 要生活下去就需要物质生活资料(衣食住行等) 02 物质生产活动 03 物质资料的 生产方式 04 思考: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包括哪几个方面?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 (1)生产力:①含义: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②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③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力 劳动者(人)———谁来改造 劳动对象(对象)———改造什么 劳动资料(工具)———怎么改造 2、社会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注: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导;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2)生产关系:①含义: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 ②基本要素: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归谁所有)———决定作用 生产中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们的地位和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如何分配) 2、社会生产方式 情景探究 社会的性质、社会形态的变化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志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传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农村土地荒废,产业化水平低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后, 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大提高,农民收入增加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 劳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