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周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Ⅰ卷(选择题) 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9分。 1.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②Ba(OH)2 8H2O晶体与NH4Cl晶体混合搅拌有氨气放出 ③浓硫酸稀释 ④石灰石高温分解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 A. ②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①④⑤ 【答案】C 【解析】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据此解答。①液态水汽化需要吸热,是物理变化,不是吸热反应;②Ba(OH)2 8H2O晶体与NH4Cl晶体混合搅拌有氨气放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③浓硫酸稀释放热,不是化学变化;④石灰石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放热反应;故选C。 2.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 )。 A. 合成氨反应 B. 碳与水蒸气高温制水煤气 C. Ba(OH)2·8H2O晶体和NH4C晶体混合反应 D. 碳酸钙的分解 【答案】A 【解析】由图分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A符合题意;碳与水蒸气高温制水煤气是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是以碳作为还原剂的反应,反应吸热,B不符合题意; Ba(OH)2·8H2O 晶体与NH4Cl晶体混合反应是吸热反应,C不符合题意;碳酸钙分解属于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D不符合题意。 3.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由实验可知,(a)、(b)、(c)所涉及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 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有所增加 C. 实验(c)中为了使反应进行完全,可以向盐酸中分几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若用NaOH固体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则测定结果数值偏高 【答案】D 【解析】(a)是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是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c)是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放热反应只有(a)和(c),A错误;铝粉和铝片质量相同,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不变,只是铝粉参与的反应速率加快,B错误;向盐酸中分几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造成热量损失,对实验结果有影响,C错误;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要放出热量,最终使测定中和热的数值偏高,D正确。 4.用催化加氢可以制取乙烯,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相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键能(kJ/mol) 803 436 414 464 则表中的为( )。 A. 766 B. 154 C. 890 D. 2 622 【答案】A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 ,求出的键能为,故选A。 5.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 ΔH=x kJ·mol-1。 已知:碳的摩尔燃烧焓ΔH1=a kJ·mol-1; S(s)+2K(s)=K2S(s) ΔH2=b kJ·mol-1; 2K(s)+N2(g)+3O2(g)=2KNO3(s) ΔH3=c kJ·mol-1,则x为( )。 A. 3a+b-c B. c-3a-b C. a+b-c D. c-a-b 【答案】A 【解析】碳的摩尔燃烧焓△H1=a kJ mol-1,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 ΔH1=a kJ mol-1①; S(s)+2K(s)═K2S(s) ΔH2=b kJ mol-1②;2K(s)+N2(g)+3O2(g)═2KNO3(s) ΔH2=c kJ mol-1③, 将根据盖斯定律得,3①+②-③得S(s)+2KNO3(s)+3C(s)═K2S(s)+N2(g)+3CO2(g),则△H=x kJ mol-1=(3a+b-c) kJ mol-1,所以x=3a+b-c,故选A。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同浓度的溶液反应时,稀硫酸中和热的绝对值是盐酸的两倍 B. 甲烷的燃烧热,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 可能是吸热反应 D. 中和热实验中,一次平行实验需测两次温度 【答案】B 【解析】酸碱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则稀硫酸和盐酸与同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时,中和热的绝对值相同,A错误;燃烧热是指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指定的产物,甲烷的燃烧热,则表示1 mol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