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6983

25.《忆读书 》课件 (共27张PPT)

日期:2025-10-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756033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忆读书 ,课件,2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 中国女作家、诗人。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早期所做的“问题小说”具有反封建意义,散文、诗歌讴歌童心和母爱。后期作品以儿童文学为主。 代表作品:《寄小读者》《冰心文集》等。 时 间 顺 序 想一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自己的读书经历的,圈出相关词语。 快速默读课文,自主学习。 无限 凯旋 诸葛亮 述说 粗鲁 天罡 地煞 水浒传 舅舅 宴会 津津有味 斩断 zhǎn hǔ zhuàn shà kǎi jiù ɡě lǔ yàn 字词检测 试卷 juàn 质朴 这是课文的最后一段,作者告诉了我们整篇文章的要点。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回忆了她读书的经历和感受,指导我们少年儿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作者多年读书的切身体会是什么 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1自然段 第2-10自然段 第11-12自然段 总说读书,引出下文 写作者的读书经历和读书的好处,以及应该怎样挑选、比较好书。 作者把自己多年来的读书感悟写出来赠送给儿童,总结全文。 梳理文章结构: 把握要点,体会读书感受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圈画重点信息完成表格。每一小组可选择一个或几个“阅读时间”进行研读,然后尝试结合表格说一说冰心某一“阅读时间”的阅读经历。 阅读时间 阅读书目 读书方式 读书感受 七岁时 十二三岁 中年以后 1980年后 《三国演义》 1.理解“津津有味”,体会作者儿时对书的着迷。 2.何为“一知半解地读” 结合内容说一说理解。 3.为什么作者两次把书丢下,又继续读完 章回体小说: 章回体,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叙述体式。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或“节”。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作标题,称为“回目”。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作者就是被这些回目深深吸引,所以从阅读一本书变成阅读一类书。像这样圈画、提炼信息要点,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因故事内容生动作者猜着读、反复读《三国演义》,越看越明白,甚至引起了对章回体小说的兴趣。这不就是读书的好处吗 读完这些回目,你有什么感受 阅读时间 阅读书目 读书方式 读书感受 七岁时 十二三岁 中年以后 1980年后 《三国演义》 听故事 一知半解地读 反复地读 从一本到一类 津津有味 越看越明白 引起了对章回小说的兴趣 《水浒传》 通过比较阅读发现《荡寇志》人物没有个性,而《水浒传》着力描写人物,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 看过《水浒传》吗 说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形象。 “豹子头”林冲棒打洪教头,武艺高强; “花和尚"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侠肝义胆; “行者”武松景阳冈打虎,有勇有谋…… 《红楼梦》 阅读时间 阅读书目 读书方式 读书感受 七岁时 十二三岁 《三国演义》 《水浒传》 比较读 尤其欣赏,人物形象生动 中年以后 《红楼梦》 回读 厌烦地读 兴趣不大 尝到滋味 对于《三国演义》《红楼梦》这两部书,作者都进行了反复回读,那前后两次有差别吗 对书的内容的理解是以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积淀为基础的。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和对社会认识的加深,到了中年,便开始领悟到了其中的内涵。真是“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啊! 竖着观察表格,你会发现什么 阅读时间 阅读书目 读书方式 读书感受 七岁时 十二三岁 中年以后 1980年后 《三国演义》 听故事 一知半解地读 反复地读 从一本到一类 津津有味 越看越明白 引起了对章回小说的兴趣 《水浒传》 比较读 尤其欣赏,人物形象生动 《红楼梦》 回读 厌烦地读 兴趣不大 尝到滋味 《红楼梦》 ……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 ①阅读的时间很长:七岁一1980年,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